[發明專利]光纖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001271.0 | 申請日: | 201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886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屜岡英資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6/02 | 分類號: | G02B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張天舒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 ||
技術區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于作為光通信用的傳送用介質的光纖,特別 涉及一種具有優秀的大功率耐性的光纖。
背景技術
當前,光纖通信網從干線系統普及至普通家庭,作為FTTH(Fiber To?The?Home)服務已經廣泛被認知。在上述通信網中使用的光纖大 多為石英類光纖,其具有通過向纖芯區域添加例如GeO2等折射率提 升劑而相對于包層(clad)形成折射率差的全反射型的光波導通路構 造。
例如,在文獻1:“Proceedings?of?2008?IEICE?General Conference,B-10-24,pp.306(March?18-21,2008)”中,指出在大功率光 在光纖中傳輸的狀態下該光纖被施加小徑彎曲的情況下,有可能由于 因上述彎曲導致的從纖芯泄漏出的光引起樹脂包覆層燃燒。另外,在 文獻1中,也指出了樹脂包覆層的溫度上升與彎曲導致的損耗增加量 有關。即,在文獻1中記載了優選在相同彎曲直徑下彎曲產生的損耗 增加量較小的光纖,例如槽型光纖(Trench?Fiber)、或者孔助型光 纖(HAF:Hole-Assisted?Fiber)。
另外,文獻2:“OFC2007,JWA2(March?25,2007)”記載 了彎曲導致的損耗增加量較小的槽型光纖。例如,參照示出槽型光纖 和階躍型的標準單模光纖(SMF:Single?Mode?Fiber)的特性比較的 表1,可知無論在波長1310nm、1550nm的哪一種情況下,槽型光纖 的衰減量(Attenuation)都高于標準的SMF。
并且,在文獻3:“『HITACHI?DENSEN』,No.26,pp.71-76 (January,2007)”中,記載了彎曲導致的損耗增加量較小的孔助型 光纖。此外,在該文獻3中,記載了孔助型光纖的傳播損耗在波長為 1.31μm、1.55μm下,分別是0.50dB/km、0.35dB/km。這些數值與 上述文獻1、2所記載的槽型光纖的值相比更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人對于上述現有的光纖詳細地進行了研究,其結果,發 現下述課題。
例如,在大功率光傳輸時,如果對光纖以較小的曲率半徑施加 彎曲(以下稱為“小徑彎曲”),則來自纖芯區域的泄漏光(由于小 徑彎曲而產生的朝向光纖側面的光)有可能到達樹脂包覆層,引起樹 脂包覆層燃燒。上述文獻1~3所記載的槽型光纖或孔助型光纖被認 為在難以引起上述樹脂包覆層燃燒方面是有效的。但是,上述槽型光 纖、孔助型光纖的傳輸損耗都比標準的SMF高,當前無法實現防止 樹脂包覆層的燃燒和低傳輸損耗這兩者的兼顧。
即,槽型光纖或孔助型光纖都是通過在纖芯區域附近配置折射 率急劇下降的部分(形成槽或空孔的區域),從而對光向纖芯區域的 封入進行強化。因此,在這樣的槽型光纖或孔助型光纖中,實現了即 使施加彎曲也難以產生來自纖芯區域的泄漏光的構造。另一方面,由 于纖芯區域附近的折射率急劇下降部分自身、或者引起折射率急劇下 降的分界面成為相對于纖芯區域等產生較大的傳輸損耗的原因,因此 槽型光纖或孔助型光纖中的傳輸損耗,與不具有由槽或空孔構成的折 射率下降部的標準SMF相比增加。
上述無法實現防止樹脂包覆層的燃燒和低損耗光傳送這兩者的 兼顧的情況,有可能在未來實現長距離大容量傳送時產生較大的妨 礙。
通常,為了實現將光纖作為傳送用介質的長距離光傳送,當然 優選傳送損耗更小的光纖。在作為實現大容量傳送的手段而進行多波 長傳送的情況下,為了實現更多的傳送容量,需要將更多波長的信號 光向光纖入射。另外,在作為實現大容量傳送的手段而提高調制速度 或者提高調制的多值度的情況下,為了維持與現有的光傳送同等的錯 誤率,需要使光SN比提高。具體地講,需要使至光纖的入射光功率 增加。由于無論是哪種方式都需要增加光纖進行傳送的總光功率,因 此希望可以兼顧在防止大功率傳送時的包覆層燃燒等故障發生的同 時實現更小的傳送損耗這兩者。
本發明就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 光纖,其具有用于實現防止來自光波導通區域的泄漏光導致的樹脂包 覆層的燃燒和低傳送損耗的兼顧的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0012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價介質處理裝置及有價介質處理方法
- 下一篇: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