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冷再生路面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000233.3 | 申請日: | 2010-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486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譚生光;孫斌;江濤;劉輝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贛粵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7/32 | 分類號: | E01C7/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0025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再生 路面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路工程,尤其是冷再生路面結構。
背景技術
路面在使用過程中,其使用性能會隨行車荷載和自然因素的作用而逐漸衰變。當損壞達到某一預定標準或最小可接受水平時,就需要采取改建措施如進行罩面或加鋪結構層以恢復和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同新建結構一樣,改建路面的結構組合設計也是路面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路面設計的一個難點。恰當的結構組合是保證路面結構發揮其正常功能的良好保證,而不恰當的結構組合則往往導致路面過早出現結構性損壞,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近幾年來,隨著道路等級和車速的提高、軸載的加重、路面損壞現象的增多和加重,人們越發意識到將現有路面設計方法應用于重交通道路還存在諸多不足;加之道路的頻繁維修給道路用戶帶來諸多不變,用戶費用的急劇增加使得人們逐步意識到在重交通地段修建長壽命、少養護路面的必要性;國外多年來的長壽命路面實踐也說明了修建長壽命路面的技術可行性。因此,盡可能延緩路面的損壞,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降低未來的維修成本,是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另一方面,瀝青路面的改建及修復,會產生大量的舊瀝青路面材料,從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方面考慮,這部分舊瀝青路面材料應該全部再生利用。
由于約50%路段的半剛性基層并沒有損壞,舊瀝青路面材料再生后可作為上基層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冷再生路面結構。
根據美國瀝青路面協會定義,長壽命瀝青路面是指設計使用年限達50年的瀝青路面,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無結構性的修復和重建,僅需根據表面層損壞狀況進行周期性的修復。
根據長壽命瀝青路面設計理念,路面面層頂部厚度15cm的范圍為高受力區,應采用高質量的瀝青混合料,這部分瀝青混合料還必須起到抗車轍、抗滑、抗水損壞的作用。為此宜選用路用性能較好的熱拌新瀝青混合料(冷再生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比熱拌新瀝青混合料差),而且厚度必須大于15cm。冷再生上基層和新鋪瀝青面層的總厚度為28cm(相當新建25cm)超過了20cm,達到了長壽命瀝青路面的厚度要求,結合長壽命瀝青路面的設計理念,路面的損壞主要位于面層的頂部10cm范圍內,為此新鋪瀝青路面的上、中面層都采用了路用性能較好的改性瀝青混凝土。
由于長壽命瀝青路面的面層相對較厚,基本消除了傳統的彎拉疲勞開裂,路面的損壞主要位于面層的頂部(2.5~10cm),這樣一旦路面表面損壞達到臨界水平,其經濟性處理方法就是將損壞的頂層或面層銑刨并重鋪,而且表面材料還可以再生利用。這樣使得瀝青路面在使用年限內不需要大的結構性重修或重建,并希望能夠長時問的使用下去。長壽命路面要求采用抗車轍、水穩定性好、耐磨耗、構造深度大的面層,抗車轍的中間層及抗疲勞的基層。
基于上述理念,本發明的冷再生路面結構,由上至下的層面結構為上面層-中面層-下面層-冷再生上基層-基層-底基層-路基。
其中,冷再生上基層由水泥乳化瀝青冷再生瀝青混合料構成。
據此,達到了提高道路的通行服務水平,保護環境,節約不可再生資源,以及保護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的社會效益。同時,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原路面結構和路面材料,實現了社會、經濟、環保效益的最佳統一。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詳細介紹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原理。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冷再生路面結構,由上至下的層面結構為上面層-中面層-下面層-冷再生上基層-基層-底基層-路基。
其中,上面層由AC-13,SBS改性瀝青(基質瀝青為重交通70號瀝青)混凝土材料構成;
中面層由AC-20,SBS改性瀝青(基質瀝青為重交通70號瀝青)混凝土構成;
下面層由AC-20,重交通50號瀝青混凝土構成;
冷再生上基層由水泥乳化瀝青冷再生瀝青混合料構成;
基層,由原基層或新鋪基層構成,原基層由水泥穩定碎石,425號水泥,水泥劑量4.5%,或水泥穩定碎石,325號水泥,水泥劑量4.5%構成;如采用新鋪基層,則由水泥穩定碎石,32.5級(425號)水泥,水泥劑量3.5%構成;
底基層,由原底基或新底鋪基層構成,均為級配碎石材料;
路基,則采用原路基,由粘土材料構成。歸納為表1,如下:
表1冷再生路段的各路面結構層材料
其中,冷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見表2
表2冷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贛粵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西贛粵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00023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治療畜禽呼吸道疾病的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劑
- 下一篇:地下全互通立交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