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線裝置和包括這種天線裝置的便攜式電子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80160271.0 | 申請日: | 2009-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739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23 |
| 發明(設計)人: | 韓永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爾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24 | 分類號: | H01Q1/24;H01Q7/00;H01Q9/30;H01Q23/00;H01Q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張旭東 |
| 地址: | 瑞典*** | 國省代碼: | 瑞典;S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裝置 包括 這種 便攜式 電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天線裝置,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在諸如移動電話這樣的便攜式電子裝置中使用的天線裝置,所述便攜式電子裝置適合于具有相對較低的頻率的無線電信號,例如,FM頻帶中的無線電信號。
背景技術
在便攜式無線電通信裝置中使用內置天線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而且所述內置天線也與FM頻帶相關。在歐洲,將所述FM頻帶定義為88-108MHz之間的頻率,或者,在美國,將所述FM頻帶定義為76-110MHz之間的頻率。一種可在FM頻帶中操作的內置天線是所謂的有源天線,其中,便攜式無線電通信裝置內部的半環路輻射元件與高阻抗低噪聲的放大器一起使用。例如,從WO?2009/061267知道這種天線裝置。在這種有源天線中,將所述半環路元件替換為單極元件也是眾所周知的。在EP?1915775中描述了另一種有源天線裝置,其中,外殼用作輻射元件。
然而,如果能夠進一步地使用所述外殼,那么將會是有益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在便攜式電子裝置中使用的天線裝置,所述天線裝置占用空間小,并且能夠將其與其它功能進行結合。
本發明基于以下認識: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外殼能夠用作有源天線的輻射元件,還可用于靜電放電保護。
根據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接收至少一個工作頻帶中的無線電信號并且用于設置在配備有外殼的便攜式電子裝置中的天線裝置。所述天線裝置包括:輻射元件,所述輻射元件設置有第一天線連接點;匹配元件,所述匹配元件連接在所述輻射元件和地之間;至少一個靜電放電保護單元,所述靜電放電保護單元連接在所述輻射元件和地之間;以及放大級,所述放大級連接到所述第一天線連接點,其中,所述放大級的輸出端可連接到無線電電路。所述便攜式無線電通信裝置的所述外殼的至少一部分用作所述輻射元件。
根據本發明,便攜式電子裝置包括:外殼;輻射元件,所述輻射元件設置有第一天線連接點;匹配元件,所述匹配元件連接在所述輻射元件和地之間;至少一個靜電放電保護單元,所述靜電放電保護單元連接在所述輻射元件和地之間;放大級,所述放大級的輸入端連接到所述第一天線連接點;以及無線電電路,所述無線電電路連接到所述放大級的輸出端。根據本發明,所述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外殼的至少一部分用作所述輻射元件。
根據本發明的天線裝置在例如FM無線電頻帶的具有相對低的頻率的整個頻帶提供充分的操作性能。通過將外殼的一部分用作輻射元件,節省了便攜式電子裝置內的空間。不需要額外的空間用于所述輻射元件。由于使用了所述外殼的一部分,所以與將輻射元件設置在所述外殼內部相比,也增強了接收,這是因為所述外殼可能會輕微地阻礙輻射。所述天線裝置進一步地同時針對兩種功能來使用所述外殼:靜電放電(ESD)保護和輻射元件。通過這種組合,節省了空間,同時還節約了成本。
在獨立權利要求中限定了進一步地優選的實施方式。
附圖說明
現在參考附圖、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發明,其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前視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后視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便攜式電子裝置的截面圖;
圖4示出了連接到無線電電路的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天線裝置的示意圖;
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天線裝置的示意圖;
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天線裝置的示意圖;
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天線裝置的示意圖;
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天線裝置的示意圖;以及
圖9示出了示例性的靜電放電保護單元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給出根據本發明的天線裝置和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在本說明書中,為了解釋而非限制的目的,闡明了具體的細節,以完全地理解本發明。然而,本發明可在脫離這些具體細節的其它實施方式中使用,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在其它例子中,為了避免用不必要的細節混淆本發明的描述,而省略了對公知的單元、實體和電路的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爾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萊爾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602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