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板式熱交換器以及冷凍空調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80158110.8 | 申請日: | 2009-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62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伊東大輔;梁池悟;林毅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8F3/00 | 分類號: | F28F3/00;F28D9/02;F28F3/0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黃永杰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板式 熱交換器 以及 冷凍 空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例如層積多塊板的板式熱交換器和具有板式熱交換器的冷凍空調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1中,有關于把流體的流入孔的形狀和流出孔的形狀做成橢圓的板式熱交換器的敘述。另外,在專利文獻1中,有關于使流體的流入孔的直徑和流出孔的直徑做成相同尺寸的板式熱交換器的敘述。
在專利文獻2中,有關于把流體的流入孔的直徑和流體的流出孔的直徑做成不同尺寸的板式熱交換器的敘述。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有關于在流體的流入孔和流體的流出孔設置加強部件以提高強度的板式熱交換器的敘述。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7268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平7-508581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現有技術的板式熱交換器具有以下的(1)到(3)的課題。
(1)板式熱交換器因整體上來講板的板厚薄,所以強度低。
(2)在流入孔和流出孔設置加強部件的板式熱交換器在流入孔和流出孔容易積存灰塵。
(3)在流體的流量大的情況下,板式熱交換器在流體的流入孔和流出孔中的流速存在界限。因此,為了處理大量的流體,必須擴大流入孔和流出孔的開口面積。但是,為了擴大流入孔和流出孔的開口面積,就必須加寬流入孔和流出孔的寬度。若加寬流入孔和流出孔的寬度,則使強度減弱,同時傳熱面積減少。即,流入孔和流出孔的開口面積寬的板式熱交換器的強度低,熱交換性能差。
本發明的目的是例如在保持板式熱交換器的熱交換性能的狀態下提高板式熱交換器的強度。
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板式熱交換器,例如
是層積多塊板而形成的板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塊板的各板中設有:
在長度方向的任一端部側成為第一流體的入口的第一流入孔,
在與上述第一流入孔相反的長度方向的端部側成為上述第一流體的出口的第一流出孔,
在長度方向的任一端部側成為第二流體的入口的第二流入孔,和
在與上述第二流入孔相反的長度方向的端部側成為上述第二流體的出口的第二流出孔,
上述各板在與相鄰層積的板之間,形成使從上述第一流入孔流入的上述第一流體向寬度方向擴散而流向上述第一流出孔的第一流路、和使從上述第二流入孔流入的上述第二流體向上述寬度方向擴散而流向上述第二流出孔的第二流路中的一個流路,使流經上述第一流路的上述第一流體和流經上述第二流路的上述第二流體進行熱交換,
上述各板的上述長度方向的長度是上述寬度方向的長度的4倍以上的長度。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的板式熱交換器的長度方向的長度是寬度方向的長度的4倍以上的長度。為此,可以抑制施加在板端部的應力。因此,本發明的板式熱交換器的強度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板式熱交換器20的側視圖。
圖2是加強用側板1的主視圖。
圖3是第二板2的主視圖。
圖4是第一板3的主視圖。
圖5是加強用側板4的主視圖。
圖6是板式熱交換器20的分解立體圖。
圖7是表示板式熱交換器20的板2、3的尺寸的圖。
圖8是表示板2、3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的長度之比與應力的關系的圖。
圖9是表示板2、3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的長度之比與板式熱交換器20的重量的關系的圖。
圖10是表示將一次側流入流出孔的直徑設成比二次側流入流出孔的直徑小的直徑的板2、3的圖。
圖11是表示越是接近加強用側板1側的板2、3則第一流入孔5的孔的直徑就越小的板式熱交換器20的圖。
圖12是表示使流入流出孔靠近四個角的板2、3的尺寸的圖。
圖13是使流入流出孔靠近四個角的第一板3的第一流體的流動的說明圖。
圖14是使流入流出孔靠近四個角的第一板3的凹凸部9的說明圖。
圖15是表示使流入流出孔靠近四個角的第二板2的凹凸部9的圖。
圖16是表示使流入流出孔靠近四個角的第一板3的凹凸部9的圖。
圖17是表示把一次側流入流出孔和二次側流入流出孔做成不同形狀的板2、3的圖。
圖18是表示把一次側流入流出孔和二次側流入流出孔做成不同形狀的板2、3的圖。
圖19是表示把一次側流入流出孔和二次側流入流出孔做成不同形狀的板2、3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581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