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及空氣調節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980156165.5 | 申請日: | 2009-10-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8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山田彰二;迫田健一;秋吉雅夫;高守輝;上原伸哲;福井智哉;中島誠治;巖本直樹;道籏聰;大冢功;辻雅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劉日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 調節器 室內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風扇和熱交換器收納在殼體(室內機)內的室內機及具備該室內機的空氣調節器。
背景技術
以往,存在將風扇和熱交換器收納在殼體內的空氣調節器。作為這樣的空氣調節器,提出了“一種空氣調節器,由具有空氣入口及空氣出口的本體殼體和配設在該本體殼體內的熱交換器構成,其中,在上述空氣出口配設有風扇單元,該風扇單元在上述空氣出口的寬度方向并設多個小型螺旋槳式風扇而構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空氣調節器,在空氣出口配設有風扇單元,易于進行氣流的方向控制,并且在吸入口也設置有相同結構的風扇單元,從而可通過增加風量而提高熱交換器性能。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3244號公報(第3欄第63行~87行,第5圖及第6圖)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專利文獻1那樣的空氣調節器,在風扇單元(送風機)的上游側設有熱交換器。在空氣出口側設有可動風扇單元,因此,因伴隨著風扇轉動的風路變化、由非對稱吸入引起的流動的不穩定性,而引起風量降低、倒流等。進而,流動紊亂的空氣流入風扇單元。即,存在如下問題點,即,向流速加速的風扇單元的翼部(螺旋槳)外周部流入的空氣的流動紊亂,風扇單元自身成為噪音的音源(成為噪音惡化的原因)。
本發明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相比以往的空氣調節器能夠抑制噪音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及具備了該室內機的空氣調節器。
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具備殼體、軸流式或半軸流式的送風機、熱交換器,該殼體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并且在前面部下側形成有吹出口;該軸流式或半軸流式的送風機設置在殼體內的吸入口的下游側;該熱交換器在殼體內的送風機的下游側,設置在吹出口的上游側,從送風機吹出的空氣和制冷劑利用該熱交換器進行熱交換。
另外,本發明的空氣調節器具備上述室內機。
發明效果
在本發明中,由于送風機設置在熱交換器的上游側,因此向送風機流入的空氣的流動的紊亂較少。因此,能夠抑制由送風機產生的噪音。所以,能夠得到相比以往的空氣調節器能夠抑制噪音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及該室內機。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的一例的縱剖視圖。
圖2是表示實施方式2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的一例的縱剖視圖。
圖3是表示實施方式3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的一例的縱剖視圖。
圖4是表示實施方式4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的一例的縱剖視圖。
圖5是表示實施方式5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的一例的縱剖視圖。
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6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的一例的縱剖視圖。
圖7是表示實施方式7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的一例的縱剖視圖。
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8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的一例的縱剖視圖。
圖9是表示實施方式9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的一例的縱剖視圖。
圖10是表示實施方式10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的一例的縱剖視圖。
圖11是表示實施方式11的空氣調節器100的主要的制冷劑回路結構的概略結構圖。
圖12是用于說明熱交換器5的結構例的概略圖。
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2的空氣調節器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14是本發明的空氣調節器的主視圖。
圖15是表示產生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2的控制音的信號處理機構的圖。
圖16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2的另一例的空氣調節器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17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3的空氣調節器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18是表示產生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3的控制音的信號處理機構的圖。
圖19是用于說明計算出想從干涉后的聲音消除的噪音的方法的波形圖。
圖20是用于說明推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3的控制音的方法的方框圖。
圖2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3的另一例的空氣調節器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22是表示在圖13中采用圖5所示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的示例的圖。
圖23是表示在圖21中采用圖5所示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的示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5616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認證方法、系統及認證服務器
- 下一篇:智能防泄漏電磁流量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