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網格和相關聯的可視化的雙向更新有效
| 申請號: | 200980151830.1 | 申請日: | 2009-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574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E·A·馬丁內茲;S·萊;R·R·杰加德巴;A·N·維什瓦納坦;K·B·VS·科拉薩拉;T·巴蒂亞;R·戈文德;N·穆基加;A·阿加瓦爾;S·索內;J·R·凱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微軟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00 | 分類號: | G06F17/00;G06F3/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陳斌 |
| 地址: | 美國華***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網格 相關 可視化 雙向 更新 | ||
背景
計算硬件和軟件的進步促進了存儲和檢索大量信息的能力。網絡使得該信息可以從實際上任何位置進行訪問。由此,用戶具有搜索和檢索諸如網格中的數據等許多不同格式的數據的能力。然而,在許多情況下,所返回的數據是表格形式的,這樣使得用戶將不得不用智力分析關于數據的關鍵信息段,諸如趨勢、高值和低值等。
數據分析用戶在很久以前就確定提供數據的圖形表示可很大程度上協助更多地理解數據。例如,餅圖、柱狀圖等就有關數據的特性提供了信息豐富的可視化。這種表示可以在允許用戶選擇數據集并且接著將該數據表示為例如圖表的電子表格應用程序中找到。
顧客管理系統是顧客數據的有價值的存儲庫。然而,盡管諸如在SQL服務器服務中提供的報告解決方案允許顧客關系管理用戶得出一些見解,但是存在若干缺點。例如,某些缺點包括缺乏與網格的緊密集成、缺乏交互性,以及還需要將另一軟件模塊安裝在系統上。此外,在沒有有用的可視化的協助的情況下,用戶難以獲取否則可能在該數據中找到的見解。
概述
以下提出了簡化概述以提供對此處所描述的一些新穎的實施例的基本理解。本概述并不是全面綜述,也不旨在標識關鍵/重要的元素或描繪其范圍。其唯一目的是以簡化的形式來介紹一些概念,作為稍后呈現的更為詳細的描述的序言。
所公開的體系結構便于將多種可視化類型附加到(例如網格中的)數據上。該基礎結構允許將每個數據視圖與一組可視化相關聯。可視化的一個示例與圖表、制圖模塊以及可視化的其他應用方面相關聯。
可視化特征允許基于網格中的數據來呈現可視化。這些可視化與網格(在分開的演示窗格中)一起呈現,這樣使得用戶無需切換上下文就能執行分析。可用的可視化包括顯示聚集和/或非聚集數據的圖表。在服務器農場的場景中,提供了諸如下鉆(drill-down)等全部用戶交互。在MHTML(MIME超文本標記語言)使用的MIME格式(例如消息/rfc822)的幫助下僅使用單個頁面請求-響應或服務器往返來獲取服務器農場下鉆。用于所有特征(包括下鉆)的代碼庫在多服務器部署、單服務器部署以及可在因特網上使用的部署之間是一致的。換而言之,該體系結構包括可以在單服務器模式、多服務器模式、面向因特網模式中運行并且也可以在瀏覽器客戶端或諸如PIM(個人信息管理器)應用程序(例如微軟公司的OutlookTM)的插件(例如顧客關系管理)的獨立客戶端中使用的應用程序。
此外,當將過濾器應用到網格上時,可自動地更新可視化。相反,當對可視化執行下鉆時,就自動地更新網格。網格以及相關聯的可視化的這一雙向更新特征向用戶提供了唯一且信息豐富的呈現。
為達到上述和相關目的,此處結合以下描述和附圖描述了某些說明性方面。這些方面指示了可以實現本文所公開的原理的各種方式,并且所有方面及其等效方面旨在落入所要求保護的主題的范圍內。結合附圖閱讀下面的詳細描述,則其他優點和新穎特征將變得清楚。
附圖簡述
圖1示出了根據所公開的體系結構的計算機實現的數據查看系統。
圖2示出了替換性的數據查看系統。
圖3示出了描繪其中結合網格來呈現圖表窗格的可視化的示例性用戶界面。
圖4示出了示例性狀態圖以及附屬的可視化。
圖5示出了用于向客戶端呈現可視化的邏輯流程圖。
圖6示出了概括的數據流程圖。
圖7示出了詳細的數據流程圖的示例。
圖8示出了查看數據的方法。
圖9示出了基于對網格數據的過濾來更新可視化的方法。
圖10示出了基于對可視化的交互性改變來更新網格數據的方法。
圖11示出了根據所公開的體系結構的可用于執行網格和可視化組合的計算系統的框圖。
圖12示出了用于基于web的網格/可視化呈現的計算環境的示意性框圖。
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微軟公司,未經微軟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518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