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光學氧傳感器的校準卡有效
| 申請號: | 200980151738.5 | 申請日: | 2009-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65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D·W·邁耶 | 申請(專利權)人: | 膜康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1 | 分類號: | G01N21/31;G01N21/03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曹瑾 |
| 地址: | 美國明***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光學 傳感器 校準 | ||
本申請要求于2008年11月7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No.61/112,434的權益。
背景技術
光學傳感器是廣泛采用的測量包裝或容器內的被分析物的濃度(一般是氧氣濃度)的方法。簡單地說,通過把對被分析物敏感的熒光團放入包裝或容器內,使熒光團在包裝或容器內達到平衡,用輻射能激發熒光團,并測量由受激熒光團發出的發光量,能夠測量包裝或容器內的被分析物的濃度。這樣的光學傳感器可從許多供應商(包括Presens?Precision?Sensing,GmbH?of?Regensburg,Germany)獲得。
這種光學傳感器一般編程有校準模式,通過使對被分析物敏感的熒光團暴露于具有已知濃度的被分析物的氣體之中,并感測在這些已知濃度的被分析物條件下的發光,所述校準模式允許傳感器的兩點校準(即,把熒光團放入或插入已注滿包含0%的被分析物的檢定罐裝氣的容器中,并測量發光,隨后把熒光團放入或插入已注滿包含90%的被分析物的檢定罐裝氣的容器中,并測量發光)。
盡管這種校準方法對精確校準光學傳感器來說有效,不過這種校準方法費時并且費用高。
因而,非常需要精確并且可靠地校準光學傳感器的低成本的系統和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種用于校準光學傳感器的校準卡。所述校準卡至少包括(i)第一氧敏熒光團塊,第一氧敏熒光團塊與環境隔離,并與用于從第一氧敏熒光團塊中清除氧氣的除氧材料成流體連通,和(ii)第二氧敏熒光團塊,第二氧敏熒光團塊與環境成流體連通,以便使第二氧敏熒光團塊暴露于環境濃度的氧氣之中。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種校準具有校準模式的光學氧傳感器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A)獲得校準卡,所述校準卡至少具有(i)第一氧敏熒光團塊,第一氧敏熒光團塊與環境隔離,并與用于從第一氧敏熒光團塊中清除氧氣的除氧材料成流體連通,從而第一氧敏熒光團塊所暴露于的氧濃度是已知的較低值,和(ii)第二氧敏熒光團塊,第二氧敏熒光團塊與環境成流體連通,以便使第二氧敏熒光團塊暴露于環境濃度的氧氣,從而第二氧敏熒光團塊暴露于的氧濃度是已知的較高值,(B)把光學氧傳感器設定成校準模式,和(C)依次從每個氧敏熒光團塊獲得氧濃度讀數,以使得氧濃度讀數與該氧敏熒光團塊所暴露于的已知氧濃度相關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頂視圖。
圖2是在圖1中描述的本發明的側視圖。
圖3A是沿線3-3獲得的包括0%氧區的圖1和2中所示的本發明的一部分的放大側剖視圖。
圖3B是沿線3-3獲得的包括21%氧區的圖1和2中所示的本發明的一部分的放大側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定義
這里(包括在權利要求書中)使用的短語“阻氧層”是指不透氧氣的材料層(比如金屬層),或者顯著阻止氧氣通過的材料層(比如塑料膜)。
這里(在包括權利要求書中)使用的術語“熒光團”是指具有能夠吸收特定波長的能量,從而以不同的特定波長發出能量的官能團的分子(即,熒光分子)。
這里(包括在權利要求書中)使用的短語“氧敏熒光團”是指當暴露于氧氣之中時,其熒光水平與氧氣的量成比例地變化的熒光團。
術語表
10校準卡
10a校準卡的頂部
10b校準卡的底部
10r校準卡的右側
10s校準卡的左側
10v校準卡的上部主表面
10w校準卡的下部主表面
20支撐層
29穿過支撐層的暴露通道
30第一粘合層
40氧敏熒光團塊
41第一或0%的氧敏熒光團塊
42第二或21%的氧敏熒光團塊
50中間層
51除氧中間層
52惰性中間層
60第二粘合層
70透明涂層或覆蓋層
80標記
81指示暴露于0%的氧氣之中的氧敏熒光團塊的第一標記
82指示暴露于21%的氧氣之中的氧敏熒光團塊的第二標記
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膜康公司,未經膜康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5173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