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碰撞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80150588.6 | 申請日: | 2009-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454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高橋浩幸;田邊貴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21/00 | 分類號: | B60R21/00;B60R19/48;G01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黃威;孫麗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碰撞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檢測對所應用的車輛進行的碰撞的碰撞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已知一種如下的車輛碰撞辨別裝置,即,在被插入前保險杠內的硬質沖擊吸收材料和軟質沖擊吸收材料之間,插入并配置有填充了非壓縮性流體的碰撞檢測管,且以在該碰撞檢測管的長度方向上分離的方式而設置有兩個壓力傳感器或壓力開關,并根據這兩個壓力傳感器或壓力開關的輸出信號來判斷碰撞(例如,參照日本特開平11-310095號公報(圖19、圖27))。另外,已知幾種在下列公報中所公開的技術,即,日本特開2007-290689號公報、日本特開2006-117157號公報、日本特表2005-538881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290682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上述的現有技術中,并未考慮到冗余性,因此從碰撞判斷的可靠性的觀點出發還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發明考慮到上述事實,其目的在于,獲得一種能夠在短時間內判斷出向腔室構件的長度方向上的各個部分的碰撞、且可靠性較高的碰撞檢測裝置。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本發明的第1種形式所涉及的碰撞檢測裝置具備:腔室構件,其以車寬方向為長度方向且內部被設定為壓力腔,并被配置在相對于保險杠框架構件的、車輛前后方向上的外側;一對壓力檢測器,其被配置于在所述腔室構件的長度方向上分離的位置上,并分別輸出與所述壓力腔內的壓力變化相對應的信號;碰撞判斷部,其在如下情況下判斷為發生了碰撞,即,所述一對壓力檢測器中的某一個的檢測值大于第1閾值,且所述一對壓力檢測器中的另一個的檢測值大于第2閾值,所述第2閾值相對于所述第1閾值被設定為較大的值。
根據上述形式,當從車輛前后方向上的外側朝向保險杠框架構件側發生碰撞時,腔室構件被壓潰從而壓力腔的壓力上升。該壓力(變化)通過一對壓力檢測器而被檢測出。碰撞判斷部在如下情況下判斷為發生了碰撞,即,一個壓力檢測器的檢測值超過了第1閾值,且另一個壓力檢測器的檢測值超過了第2閾值。
這里,在本碰撞檢測裝置中,由于以在腔室構件的長度方向上分離的方式而配置兩個壓力檢測器,因而壓力檢測器位于腔室構件上的、接近于長度方向上的各個部分的位置。由于壓力檢測器越接近碰撞位置,隨著腔室構件的變形而產生的壓力檢測器的檢測值越能夠在短時間內上升,從而在碰撞體碰撞于腔室構件的長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上的情況下,均能夠在短時間內判斷碰撞。而且,由于將一對壓力檢測器的檢測值均用于碰撞的判斷,從而確保了冗余性。因此,本碰撞檢測裝置能夠防止例如由于一個壓力檢測器的故障等而導致對碰撞進行錯誤判斷的情況,從而可靠性較高。
通過這種方式,在上述形式所涉及的碰撞檢測裝置中,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向腔室構件的長度方向上的各個部分的碰撞進行判斷,且可靠性較高。
在上述形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結構,即,所述一對壓力檢測器以關于所述腔室構件的長度方向中央部對稱的方式而配置成,當發生從車輛前后方向上的外側向所述保險杠框架構件一側的碰撞時,在所述一對壓力檢測器中位于遠離碰撞位置的位置處的壓力檢測器的檢測值達到第1閾值之后,所述一對壓力檢測器中位于接近碰撞位置的位置處的壓力傳感器的檢測值達到第2閾值,所述碰撞判斷部被構成為,在如下情況下判斷為發生了碰撞,即,所述一對壓力檢測器中位于遠離碰撞位置的位置處的壓力檢測器的檢測值大于第1閾值,且所述一對壓力檢測器中位于接近碰撞位置的位置處的壓力檢測器的檢測值大于第2閾值。
根據上述形式,通過一對壓力檢測器的配置而設定為如下結構,即,位于遠離碰撞位置的位置處的壓力檢測器的檢測值達到第1閾值之后,位于接近碰撞位置的位置處的壓力檢測器的檢測值達到第2閾值。而且,碰撞判斷部在如下情況下判斷為發生了碰撞,即,位于遠離碰撞位置的位置處的壓力檢測器的檢測值大于第1閾值,且位于接近碰撞位置的位置處的壓力檢測器的檢測值大于第2閾值。因此,碰撞判斷時間依賴于位于接近碰撞位置的位置處的壓力檢測器的檢測時間(至達到第2閾值為止的時間),而并不依賴于位于遠離碰撞位置的位置處的壓力檢測器的檢測時間(至達到第1閾值為止的時間)。由此,能夠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時,在更短的時間內判斷出向腔室構件的長度方向上的各個部分的碰撞。
在上述形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結構,即,所述一對壓力檢測器中的一個被配置在,所述腔室構件的長度方向中央部與長度方向上的一個端部之間的中央部處,所述一對壓力檢測器中的另一個被配置在,所述腔室構件的長度方向中央部與長度方向上的另一個端部之間的中央部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5058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