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滾動軸承的梳狀保持架、尤其是用于圓柱滾子軸承的雙梳狀保持架、滾動軸承以及用于制造用于滾動軸承的梳狀保持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80147673.7 | 申請日: | 2009-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27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易卜拉欣·穆哈邁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夫勒科技有限兩合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3/49 | 分類號: | F16C33/49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鄒璐;樊衛民 |
| 地址: | 德國黑措***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滾動軸承 保持 尤其是 圓柱 滾子 軸承 雙梳狀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滾動軸承的梳狀保持架,尤其是一種用于圓柱滾子軸承的雙梳狀保持架。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帶有這種梳狀保持架的滾動軸承以及一種用于制造這種梳狀保持架的方法。
背景技術
帶有梳狀保持架的滾動軸承,例如雙列圓柱滾子軸承,通常使用在機床、軋機機架或大型的傳動設備中。雙列圓柱滾子軸承包括帶有環形梁架的雙梳狀保持架,彼此錯開的梁架沿軸向在兩側從該環形梁架伸出。在這些梁架之間形成兜孔,圓柱滾子被保持在這些兜孔中。這種軸承通常不是自保持式的,也就是說,所有軸承部件無法毫無問題地分開地安裝或拆卸,因為滾動體會脫落。因此軸承的裝配、維護以及檢測都變得困難。同樣不利的是,梁架橫截面構造為相對較小,并且梁架在軸承運行時可能會容易折斷。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基于以下任務,即,實現滾動軸承的盡可能無阻礙的拆卸和組裝,以及實現滾動軸承無阻礙的運行,而不用將裝填槽整合在軸承環中。
依據本發明,該任務通過一種用于滾動軸承的梳狀保持架,尤其是用于圓柱滾子軸承的雙梳狀保持架來解決,其包括帶有在軸向上延伸的梁架的環形梁架,其中,每兩個相鄰的梁架界定一個用于滾動體的兜孔,該兜孔的底部由環形梁架構成,其中,每個梁架具有徑向靠外的基側和徑向靠內的基側,該徑向靠外的基側和徑向靠內的基側通過在軸向上靠外的端側彼此連接,其中,所述端側從徑向靠外的基側起在朝著徑向靠內的基側的方向上收窄,并且徑向靠內的基側以如下方式設計成梯形,即,使得徑向靠內的基側的梁架寬度從端側起朝著兜孔底部增大。
“梯形”通常理解為梁架寬度朝著底部的特別均勻的增加。
與圓柱滾子軸承的傳統的雙梳狀保持架相反的是,在所提出的設計方案中,梁架的徑向靠內的基側不具有恒定的寬度,而是該徑向靠內的基側寬度在朝著兜孔底部的方向上增大,并且在梁架的基部上最寬,也就是說,該寬度在存在斷裂危險的部位上最大。由此,即使在底部區域內的兜孔的后部區域中也存在對滾動體的良好的緊靠。作為補充,梁架的頂部在端側區域內構造得更窄,并且兜孔在梁架的端側區域內特別寬,從而使得能夠將滾動體在軸向上引入到兜孔中,而在軸承環中裝填槽不是必需的。
梳狀保持架的這種設計方案的主要優點見于以下,即,基于在構造具有增厚基部的梁架時的減少的材料切除,斷裂危險明顯減低,因此確保了滾動軸承的盡可能無阻礙的拆卸和組裝以及運行。此外,由于梁架的形狀,借助于升高的圍繞部,滾動體的引導得到改善。線性的滾動體梁架接觸始終得到保持,也就是說,滾動體在整個梁架長度上都接觸梁架。
鑒于滾動體在兜孔內的良好的引導,梁架具有朝向兜孔的側面,其中,在軸向上沿著所述側面設置有突出的棱邊,用于將滾動體咬合在兜孔中。借助于突出的棱邊,滾動體得以防掉落地保持在梳狀保持架中,并且在無外力影響時不可能脫出。由此,簡化了裝配和維護。
兜孔的幾何形狀對于滾動體的幾何形狀的良好的匹配通過以下方法實現,即,優選每個側面通過突出的棱邊劃分成徑向靠外的側面區域和徑向靠內的側面區域,并且至少一個側面區域構造為凹形的。這意味著,每個側面都具有兩個呈弓形的側面區域,這些側面區域由突出的棱邊分開。這些側面區域尤其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徑和/或與梁架成不同的角。因此,滾動體在裝配狀態下由所述棱邊防掉落地從后方抓住。
棱邊優選在側面的徑向中部區域內位于滾動圓下方。棱邊尤其以如下方式定位和定向,即,當滾動體插入到兜孔中時,棱邊幾乎平行于滾動體的中軸線分布,進而滾動體沿其長度得到支撐,而不威脅到可拆卸的軸承環的裝配。
依據一種優選的變型方案,隨著與兜孔的底部的距離增大,棱邊關于側面的高度尤其均勻地增大。由此,特別是在朝著端側的方向上補償了梁架寬度的減小,從而使得棱邊在梁架的頂部區域內同樣能夠可靠地嵌入滾動體并產生咬合作用。
出于此目的,梁架的徑向靠外的基側在軸向上具有恒定的梁架寬度。由此,梁架的徑向靠外的基側具有矩形的形狀,并且梁架的在軸向上延伸的邊與兜孔的底部圍成直角。
為使梁架達到高剛度,在兜孔的底部區域內的梁架的徑向靠內的基側上的梁架寬度優選近似地(也就是說直至幾個十分之一mm)與徑向靠外的基側上的梁架寬度相一致。在此,在徑向靠內的和徑向靠外的基側上的梁架寬度在梁架的最下方區域中大致相等,從而為梁架形成了穩定的基礎。與徑向靠外的基側相反的是,徑向靠內的基側基于其梯形形狀而與底部圍成鈍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夫勒科技有限兩合公司,未經謝夫勒科技有限兩合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4767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