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極旋轉軸的光伏面板支撐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80141409.2 | 申請日: | 2009-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871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F·西維特維達爾;O·西瑞特薩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固體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J2/54 | 分類號: | F24J2/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楊勇;鄭建暉 |
| 地址: | 西班牙*** | 國省代碼: | 西班牙;E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旋轉軸 面板 支撐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面板的支撐結構,它在結構上非常輕簡,且裝配便捷,尤其適于將其安裝在建筑物屋頂上。
背景技術
如下類型的太陽能面板的支撐結構是廣為人知的:該類型基于形成一個底托的兩個型材,該底托借助于其他型材來支撐一個或多個極旋轉軸。這些支撐結構允許以唯一的自由度定向所述太陽能面板,以使得日光束在面板上的入射角顯著增大,從而增加其輸出。
通常,上述其他型材被配置為與該底托的型材形成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頂點支撐極旋轉軸的端部。
此類結構——其中實用新型ES1061938U構成一個實施例——裝配簡便,但卻需要在型材的裝配中作調整,這會給最終安裝者增加困難。確是如此,尤其因為所提出的該結構類型尤其不是自支撐的,這引起了裝配和調整時間的增加從而成本增加。另外,在此類結構中,要求獨立地裝配每一條極軸。
另一方面,為了以改進產品質量并且避免最終產品的質量對工作進程和安裝者技術的依賴,在所有種類的設施中盡可能多地提供工廠組裝式部件已經逐漸成為慣例。
類似地,尤其是在太陽能領域,由于現今安裝的大量結構,將產品做得易于安裝、運輸和包裝就成為非常有競爭力的優點。
最后,集成到唯一的結構中,允許在靈活性方面有重要的增加從而在重量方面減少,這是不可缺少的條件——例如當太陽能面板必須裝配在屋頂上時。
因此,有必要能夠擁有響應所有這些要求的面板支撐結構。
發明內容
出于所有這些原因,本發明提出了下述類型的太陽能面板的支撐結構:所述支撐結構支撐至少一個太陽能面板的至少一個極旋轉軸,該結構的底托包括兩個平行的支撐型材。所述支撐結構的特征在于如下事實:上述極旋轉軸被裝配在翻蓋式框架中,圍繞將平行的支撐型材接合的旋轉軸。因此,在折疊位置,上述極旋轉軸保持在由所述平行的支撐型材確定的平面內,而所述極旋轉軸的端部與型材中的每一個毗鄰。從而,在升舉位置,所述極旋轉軸相對于水平面保持傾斜,且處于與平行的支撐型材的縱向軸線相垂直的平面內。
此結構給出了對所提及的缺陷的解決方案,因為:
-在折疊形態,該結構采取便于其操縱和運輸的扁平形態。
-在端部采用型材的這一事實,避免了高度的努力,并且允許使用薄的型材,以及從而輕重量和低成本。另外,該結構尤其適于建筑物屋頂,其中設施的重量顯著決定了它的規格和最終定向,這是最優化產生太陽能的裝置的輸出和收益率的兩個基礎因素。
-該組件相當得簡單,因為將框架繞軸旋轉并且使框架在更高的位置不易傾側——其中框架保持預定的傾度——就已經足夠。這避免了定位錯誤,因為工廠組裝式框架允許為框架提供正確的傾度。
-在其制造和裝配過程中不需要焊接操作。
-尤其是,它允許整個裝置的裝配在大約10分鐘內完成。
優選地,翻蓋式框架是梯形框架,該梯形框架的底托與其旋轉軸接觸。和梯形框架的底托相對的邊是極旋轉軸,而其余的邊是不同長度的兩個翻蓋式型材,從而上述框架可由型材制成。
更優選地,本發明的結構包括在展開位置時上述極旋轉軸的最高端和同一側的支撐型材之間的聯合型材,以使得該聯合型材構成上述結構在其展開位置的橫拉條。
有利地,本發明的結構包括幾個極旋轉軸和幾個翻蓋式框架,從而有可能給該結構提供幾個軸。
優選地,所述翻蓋式框架是梯形框架,該梯形框架的底托對應于其旋轉軸,與所述梯形框架的底托相對的邊是極旋轉軸,而其余的邊是不同長度的兩個翻蓋式型材,從而上述框架可以用型材制成。
更優選地,本發明的結構在上述極旋轉軸的頂端(在展開位置)和同一側的支撐型材之間包括一個接合型材,以使得該接合型材構成上述結構在其展開位置的橫拉條。
有利地,本發明的結構包括幾個極旋轉軸和幾個翻蓋式框架,從而有可能給該結構提供幾個軸。
更有利地,上述極旋轉軸的頂端和/或底端借助桿與毗鄰的極旋轉軸接合。這一選項允許不用在所有框架中都有橫拉條,并且允許僅通過一個操作來升舉該結構的所有極旋轉軸。
優選地,本發明的結構包括四個或五個太陽能面板的四個或五個(取決于光電模塊的尺寸)極旋轉軸以及所述極旋轉軸各自的框架。軸的這個數目是理想的,因為它允許以便攜和可運輸尺寸的結構支撐較多數目的面板。
一對在前段中描述的結構(它們中的第二個結構沒有引擎)也可以這樣的方式被加入:第一個結構的引擎借助于一個接合(junction)驅動第二個結構,該接合可以是剛性的(如果兩個結構都支撐在同一底托上)或者鉸接的(如果它們支撐在具有一定傾度的表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固體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固體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414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