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焊炬和相對于手柄調節鵝頸管位置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80135816.2 | 申請日: | 2009-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495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彼得·特奧多休森;凱爾·約翰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米加特羅尼克焊接機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9/29 | 分類號: | B23K9/29;B23K9/32;B23K9/1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車文;張建濤 |
| 地址: | 丹麥菲耶*** | 國省代碼: | 丹麥;DK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相對于 手柄 調節 鵝頸管 位置 方法 | ||
1.一種焊炬(1),特別地用于MIG/MAG焊機的焊炬(1),所述焊炬通過焊接軟管與焊機相連接,并且所述焊炬包括由兩個外殼部(3、4)形成的手柄(2),用于焊絲、氣體、冷卻空氣或冷卻水的連接元件(5)布置在所述手柄(2)中,并且設有噴嘴裝置(7)的鵝頸管(6)另外地連接到所述手柄(2),并且其中所述手柄還包括可轉動元件(8)和控制電流開關(9),所述焊接軟管通過所述可轉動元件(8)進入所述手柄到達所述連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和所述連接元件中的每一個都設有構造成彼此接合的齒圈(13、14)或齒圈的片段(15、16),并且所述接合能夠通過布置在所述手柄上的鎖緊機構(11)鎖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元件(5)構造成包括外齒圈(13)的一個或多個片段(15)的圓柱狀構件,所述片段在所述構件的圓周的一部分上圍繞所述圓柱形構件延伸,并且每個片段包含至少一個齒(17)。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所述齒圈(13)的延伸與所述連接元件的圓周相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的所述外殼部(3、4)中的每個外殼部構造有齒圈(14)的一半或齒圈(14)的片段(16),并且每個片段包含至少一個齒(17)。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所述齒圈(13、14)和所述片段(15、16)構造有與90°圓扇形上有7個齒相對應的齒距(D)。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所述齒圈的所述齒(17)是至少3mm深。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機構(11)包括活接頭(10)和在所述手柄上的向外面向的摩擦鎖(19),所述活接頭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向內面向的鎖緊凸起(18),所述摩擦鎖相對于所述手柄的中心線部分橫向并部分斜向地延伸,所述鎖緊凸起和所述摩擦鎖構造成彼此接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所述齒圈(13、14)通過彈簧或橡膠圈保持彼此接合,所述彈簧或橡膠圈被限定在軸承(22)和所述連接元件(5)之間的空腔(12)中。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鎖的傾斜程度實現所述活接頭的部分轉動的情況下的3mm量級的軸向位移。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是至少15°。
11.一種相對于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焊炬上的手柄而調節鵝頸管的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接頭部分地轉動并軸向地移位,從而所述鎖緊機構打開,
所述鵝頸管被向前拉動并脫離與所述手柄中的所述齒圈的接合,
所述鵝頸管轉動到期望位置,
所述鵝頸管被向后推入與所述手柄中的所述齒圈的接合,和
所述活接頭轉回到其起始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米加特羅尼克焊接機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米加特羅尼克焊接機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3581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