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臉識別裝置及人臉識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80135263.0 | 申請日: | 2009-10-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50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富田裕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1/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黃劍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識別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技術是一種應用于利用人的圖像來識別該圖像中所拍攝的人的裝置及方法等。
背景技術
近年來,利用人的圖像來進行識別處理,也就是所謂的人臉識別技術備受關注。人臉識別包括特定個人的識別、性別識別、表情識別及年齡識別等。人臉識別技術包括從所拍攝的圖像中檢測人臉的人臉檢測處理,以及基于所檢測的人臉圖像來識別人臉的人臉識別。并且,人臉識別處理包括檢測人臉圖像的眼睛或嘴等人臉特征點的特征點檢測處理,提取人臉的特征量的特征提取處理,以及利用特征量判斷是否是識別對象的對照處理。
作為人臉識別處理的一例,例如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將兩眼位置用作人臉特征點,作為人臉特征量的提取方法而用加博濾波器(Gabor?Filter)的方案。
圖13示出專利文獻1的人臉識別系統70。以下對圖13進行說明。拍攝圖像被存入SDRAM74,為輸入圖像。人臉檢測部71從SDRAM74獲取輸入圖像,以24×24的像素單位來對輸入圖像整體進行人臉檢測處理,并求出所檢測出的人臉的大小及人臉的位置。作為人臉檢測處理方法,使用像素間差分(pixel?to?pixel?difference)方式。兩眼位置檢測部72獲取由人臉檢測部71所檢測出的人臉位置的人臉圖像,并規范化到24×24像素后,通過與人臉檢測部71相同的像素間差分方式來檢測兩眼位置。根據所檢測出的兩眼位置信息來求出人臉的大小、人臉的位置以及人臉的角度。人臉識別部73再次獲取由兩眼位置檢測部72所確定的人臉圖像,并將之規范化到60×66像素后提取人臉特征。人臉特征的提取應用加博濾波(Gabor?Filtering),并求出該應用結果和將加博濾波應用到以前所注冊的圖像而得到的結果之間的類似度,根據該類似度來識別是否與注冊圖像一致。
這里,規范化后的人臉圖像在兩眼位置檢測部72和人臉識別部73中的解像度不同,人臉識別部73需要更高的解像度。這是由于人臉識別處理比兩眼位置檢測處理要求更高精度的緣故。因此,需要在兩眼位置檢測部72和人臉識別部73中單獨地生成規范化圖像,從而也要單獨地獲取規范化所需的人臉圖像數據。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52530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在上述現有技術的結構中,為了在兩眼位置檢測部72和人臉識別部73中,通過不同的解像度來對作為處理對象的人臉圖像進行規范化,總是需要單獨地來獲取人臉圖像數據。因而存在從SDRAM74獲取的數據量大的技術問題。
于是,為了削減獲取數據量,考慮的方法是從SDRAM74中省略規范化處理不需要的數據行(line),而僅獲取規范化處理所需的數據行。在將二維圖像按光柵掃描順序存儲到SDRAM74的情況下,一般在水平方向的省略效果較小,而在垂直方向的省略不但容易而且效果大。由于SDRAM74的1字(word)中存有多個像素(例如4像素),并且通過突發接入(burst?access)同時獲得連續的多個字,所以在水平方向省略會獲得許多不需要的像素。因而水平方向的刪除效果小。但是,由于垂直方向跨過多個字(例如,640×480像素及4像素/字的情況下為160字),因而僅通過SDRAM74的地址控制就能夠進行省略,從而容易且效果大。
這里,設要獲取的人臉區域的大小為S_FACE×S_FACE,在兩眼位置檢測部72的規范化后的大小為NX_EYE(在圖13中為24),在人臉識別部73的規范化后的大小為NX_EXT(在圖13中為66)。此時,若通過僅在垂直方向省略來獲取人臉圖像,則兩眼位置檢測部72的獲取數據量為S_FACE×NX_EYE,人臉識別部73的獲取數據量為S_FACE×NX_EXT。此外,在獲取人臉區域整體的情況下,如上所述為S_FACE×S_FACE。
圖8示出兩眼位置檢測部72和人臉識別部73單獨地獲取圖像的情況下的、1次識別處理所需的總數據傳輸量,以及發送1次人臉區域整體,在兩眼位置檢測部72和人臉識別部73中共享傳輸數據的情況下的、1次識別處理所需的總數據傳輸量。橫軸是獲取的人臉區域的大小,縱軸是總數據傳輸量。單獨傳輸的情況如(A)所示,為與人臉區域大小成正比的傳輸量。并且,人臉區域整體傳輸的情況如(B)所示,為與人臉區域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傳輸量。由圖8可知,當人臉區域的大小比兩眼位置檢測部72和人臉識別部73的規范化后的人臉區域的大小之和小時,傳輸人臉區域整體能夠減小總數據傳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未經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352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