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控制QoI抗性真菌病原體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80129643.3 | 申請日: | 2009-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119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克里斯.卡森;卡拉.克利蒂科;威廉.J.歐文;克里斯琴.肖伯特;戴維.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陶氏益農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3/40 | 分類號: | A01N43/40;A61K31/166;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張文輝;封新琴 |
| 地址: | 美國 ***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 qoi 抗性 真菌 病原體 方法 | ||
對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提交于2008年5月30日的美國臨時申請號61/130431的利益,其清楚地通過提述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適用于控制對Qo抑制劑有抗性的真菌性植物病原體的方法和組合物。
背景技術
Qo抑制劑殺真菌劑常規性用于在作物中控制許多種真菌病原體。Qo抑制劑通常通過抑制呼吸作用而起作用,所述抑制是通過與線粒體中細胞色素bcl復合物的輔酶Q-H2氧化中心結合來進行的。所述氧化中心位于線粒體內膜的外側。Qo抑制劑的使用的主要實例包括,例如,對小麥使用嗜球果傘素(strobilurin)以控制小麥葉斑病病原菌(Septoria?tritici)(Bayer編碼:SEPTTR,也稱作禾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graminicola),其為小麥葉斑病的原因。不幸的是,對上述Qo抑制劑的廣泛使用導致對突變體病原體的選擇,所述病原體在其細胞色素bcl復合物中包含單一氨基酸殘基取代,其對Qo抑制劑具有抗性。參見,例如,Lucas,J.,“Resistance?to?QoI?fungicides:implications?for?cereal?disease?management?in?Europe”,Pesticide?Outlook?(2003),14(6),268-70(其清楚地以提述的方式并入本文)和Fraaije,B.A.等,“Role?of?ascospores?in?further?spread?of?QoI-resistant?cytochrome?b?alleles(G143A)in?field?populations?of?Mycosphaerella?graminicola”,Phytopathology(2005),95(8),933-41(其清楚地以提述的方式并入本文)。因此,需要新的方法和組合物以在作物(其包括受對Qo抑制劑具有抗性的病原體影響的植物)中控制病原體誘導的疾病。
幸運的是,本發明在病原體對Qo抑制劑具有抗性時,提供了新的在植物中控制該病原體誘導的疾病方法和組合物。所述發明方法通常包括將下述植物與下述組合物相接觸,所述植物具有受對Qo抑制劑有抗性的病原體病害的風險,而所述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Qi抑制劑。Qi抑制劑通常通過抑制呼吸作用起作用,所述抑制是通過與線粒體中細胞色素bcl復合物的輔酶Q-H2氧化中心結合來進行的,所述氧化中心位于線粒體內膜的內側。合適的Qi抑制劑包括那些選自下組的:抗霉素A及其合成模擬物,如描述于WO9927783中的N-甲酰氨基水楊酰胺(FSA),如Journal?of?Antibiotics,Issue?49(7),pages?639-643,1996(其清楚地以提述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所描述的天然存在的吡啶酰胺UK2A,合成和半合成的吡啶酰胺,如描述于WO?0114339和WO0105769中的那些,及其前藥(prodrug)、外消旋混合物、氧化物、加成鹽、金屬或非金屬/類金屬(metalloid)復合物和衍生物。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合適的在作物中控制病原體誘導的疾病的方法包括首先在所述作物中鑒定下述一種或多種植物,所述植物具有受對Qo抑制劑具有抗性的病原體病害的風險,然后將所述作物與包含有效量的Qi抑制劑的組合物相接觸。合適的供在下述作物中控制病原體誘導的疾病的組合物包括下述組合物。所述作物包括一種或多種植物,其具有受對Qo抑制劑具有抗性的病原體與對Qo抑制劑敏感的病原體的混合種群病害的風險,所述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Qo抑制劑和有效量的Qi抑制劑。
具體實施方式
一般定義
本文中使用的“組合物”,包括組成所述組合物的物質的混合物,以及由所述組合物的物質或成分形成的反應產物和分解產物。
本文中使用的“Qo抑制劑”,包括任何能夠通過與線粒體中細胞色素bcl復合物的輔酶Q-H2(ubihydroquinone)氧化中心結合而減少和/或抑制呼吸作用的物質。所述氧化中心通常位于線粒體內膜的外側。
本文中使用的“病原體誘導的疾病”,包括任何損傷植物,并減少其繁殖力或對人的有用性的異常狀態,其中所述狀態由病原體導致。通常的癥狀可包括可見的異常,如枯萎、腐爛和其他類型的組織死亡、發育障礙、過度生長或異常的顏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陶氏益農公司,未經陶氏益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296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