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控制主機和控制器之間的消息的方法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80128200.2 | 申請日: | 2009-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04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孫周亨;柳承協;樸在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LG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L12/56 | 分類號: | H04L12/5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夏凱;謝麗娜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控制 主機 控制器 之間 消息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控制主機和控制器之間的消息的方法和裝置,并且更具體地,涉及用于消息傳輸的接口環境。
背景技術
近來,作為有線通信或者紅外通信的替代的近距離無線通信(NFC)概念已經被引入市場。結果,能夠使用射頻替代物理電纜來在多個電子設備之間實現高速數據通信。此外,在多個電子設備之間無線地實現數據通信,從而不需要將電纜連接到任何設備(例如,數碼相機、打印機等等)。基于上述射頻(RF)通信,能夠在多個電子設備之間傳送文本數據和語音數據。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射頻通信期間通過下述來解決增加消息傳輸速率的問題:確保消息交換的可靠性,準確地識別消息發送方、并且確保與用于與各種外部通信設備通信的多個通信協議的兼容性。
技術方案
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中,消息控制方法包括:將命令從發送方傳送到接收方,將初始響應從接收方傳送到發送方,該初始響應表示對于接收到命令的確認,并且將作為對應于命令的多個響應之一的在初始響應之后的后續響應從接收方傳送到發送方。
后續響應可以包括從接收方到發送方的表示對命令的處理完成的最終響應。
并且,以在發送方將命令發送到接收方之后對應于命令的最終響應到達發送方所需要的總時間來定義該方法,并且以接收方處理命令以發送對應于命令的最終響應所需要的總時間來定義該方法。
并且,以在發送方發送命令之后發送方等待初始響應的時間間隔來定義傳送方法。并且以在發送方接收初始響應之后等待最終響應的時間間隔來定義傳送方法。
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中,消息控制方法包括:將命令傳送給接收方,從接收方接收初始響應,該初始響應表示對于接收到命令的確認,并且從接收方接收作為對應于命令的多個響應之一的在初始響應之后的后續響應。
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中,消息控制方法包括:從發送方接收命令,將初始響應傳送給發送方,該初始響應表示對于接收到命令的確認,并且將作為對應于命令的多個響應之一的在初始響應之后的后續響應傳輸給發送方。
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中,消息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該控制器被配置為傳送初始響應,該初始響應表示與源自主機的命令相對應的確認,并且傳送作為對應于命令的多個響應之一的在初始響應之后的后續響應。
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中,消息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該控制器被配置為傳送對應于命令的多個響應,該命令與識別命令發送方的標識符一起傳送,該多個響應具有與從命令發送方傳送的標識符相同的標識符。
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中,消息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該控制器被配置為傳送對應于獲取命令的獲取命令響應,該獲取命令包括用于取回(Retrieve)控制器的參數值的參數標識符,該獲取命令響應傳送對應于參數的取回值,并且控制器被配置為將與包括參數標識符的設置命令相對應的設置命令響應傳送給控制器,以用于以目標值來設置控制器的參數。
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在主機和控制器之間的消息交換期間將傳輸結果立即通知另一方來確保消息交換的可靠性。
本發明還通過消息發送方的準確識別來減少處理命令中的錯誤。
最終,本發明在與各種外部通信設備的通信期間使與多個通信協議的兼容性成為可能。
附圖說明
被引入以提供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的附圖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并且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整個系統的框圖。
圖2是圖1中示出的控制器的框圖。
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主機和控制器之間的消息傳送和接收序列的流程圖。
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主機和控制器之間的消息傳送和接收序列的流程圖。
圖5示出定義事務標識符(Transaction?Identifier)的表,該事務標識符用于當在主機和控制器之間傳送和接收命令時識別命令發送方。
圖6和圖7示出列出用于在主機和控制器之間傳送和接收命令的參數的表。
圖8示出規定狀態、圖6和圖7中列出的參數之一的表。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詳細地參考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其示例在附圖中示出。
盡管本發明中使用的大多數術語已經是從本領域中廣泛使用的術語中選擇的,但是申請人任意地選擇了一些術語并且將根據需要在下面的描述中詳細地解釋他們的意義。因此,本發明應以這些術語的想要的意義來理解,而不是以它們的簡單的名稱和意義來理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G電子株式會社,未經LG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282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