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不溶于有機溶劑的樹脂的調色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80111747.1 | 申請日: | 2009-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815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安德均;梁佑榮;金建一;黃大一;金一赫;樸宰范;黃日宣;黃在光;崔大雄;金東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精密化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3G9/08 | 分類號: | G03G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鐘晶 |
| 地址: | 韓國蔚***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有機溶劑 樹脂 調色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調色劑,其特征在于,含有:
粘結樹脂,該粘結樹脂含有不溶于有機溶劑的樹脂和具有酸基的樹脂;
著色劑;以及
至少一種添加劑;
所述不溶性樹脂為交聯化聚酯樹脂或環烯烴共聚物,以重量份為基準,所述不溶性樹脂∶具有酸基的樹脂的含量為5∶95至40∶6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色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酸基的樹脂中所含有的酸基為選自由羧基、磷酸基、磺酸基和硫酸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色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酸基的樹脂含有聚酯樹脂。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調色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樹脂具有5~100mgKOH/g的酸值。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色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劑含有抗靜電劑和脫模劑中的至少一種。
6.調色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將不溶于有機溶劑的樹脂進行干式粉碎,形成微細粒子,或者將所述不溶性樹脂在有機溶劑中進行濕式分散,形成微細懸浮液的步驟;
(b)將具有酸基的樹脂、著色劑以及至少一種添加劑混入有機溶劑中后進行溶解,形成調色劑混合液的步驟;
(c)將所述不溶性樹脂的微細粒子或微細懸浮液添加到所述調色劑混合液中,形成不溶性樹脂-調色劑混合液的步驟;
(d)將所述不溶性樹脂-調色劑混合液添加到分散介質中,形成調色劑微細懸浮液的步驟;以及
(e)從所述形成的調色劑微細懸浮液中除去有機溶液,形成調色劑組合物的步驟;
所述不溶性樹脂為交聯化聚酯樹脂或環烯烴共聚物,以重量份為基準,所述不溶性樹脂∶具有酸基的樹脂的含量為5∶95至40∶6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調色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或所述步驟(c)之后,進一步包括:將所述調色劑混合液或所述不溶性樹脂-調色劑混合液中含有的所述具有酸基的樹脂的酸基用堿基進行中和的步驟。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調色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e)之后,還包括:使所述形成的調色劑組合物凝集的步驟;使所述凝集的調色劑組合物熔接的步驟;將所述熔接的調色劑組合物洗滌并干燥,形成調色劑粒子的步驟。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調色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不溶性樹脂進行干式粉碎而形成的微細粒子或將所述不溶性樹脂濕式分散于有機溶劑中而形成的微細懸浮液中的微細粒子具有1至5μm大小的粒徑。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調色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酸基的樹脂中含有的酸基為選自由羧基、磷酸基、磺酸基和硫酸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
11.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調色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酸基的樹脂含有聚酯樹脂。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調色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樹脂具有5~100mgKOH/g的酸值。
13.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調色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著色劑以著色顏料母煉膠形態使用。
14.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調色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劑含有抗靜電劑和脫模劑中的至少一種。
15.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調色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介質含有極性溶劑、表面活性劑和增粘劑中的至少一種。
16.采用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調色劑的電子照片用圖象形成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精密化學株式會社,未經三星精密化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1174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交互式電視環境中的自動視頻節目記錄
- 下一篇:半導體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