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固態化營養劑的注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80106966.0 | 申請日: | 2009-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595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井藤尚繼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JMS |
| 主分類號: | A61M5/142 | 分類號: | A61M5/142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冰冰;黃劍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態 營養 注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實施PEG(經皮內窺鏡下胃造瘺術)營養療法那樣的將營養劑直接注入到胃中的營養療法時、用來將粘度較高的半固態化營養劑從營養劑容器吸出、注入到患者中的注入裝置。
背景技術
PEG營養療法是對食物的經口攝取困難的患者實施、將營養管插入到跨越患者的腹壁和胃壁造設的胃瘺的瘺孔中、將營養劑經由營養管注入到患者的胃中的方法,近年來迅速地普及。
營養劑一般是調制為使其包括蛋白質、糖質、脂質、維生素、礦物質那樣的各種營養素的流動性食品,將配合患者的狀態而處方的量按照規定時間投放。但是,如果將營養劑迅速地注入到胃中,則有可能引起腹瀉、或發生營養劑從胃倒流到食道中的胃食道逆流而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推薦將營養劑一定程度緩慢地投放。因而,有在營養劑的注入方面花費時間、看護者的負擔增加的問題。
為了解決該問題,提出了在營養劑中混合瓊脂等而提高營養劑的粘度、使其成為稱作半固態化營養劑的液體與固體的中間狀態而注入的方法。在該方法中,由于營養劑被緩緩地消化,所以不易發生腹瀉,由于營養劑的流動性較低,所以發生胃食道倒流的可能性也較少。但是,由于營養劑的粘度較高,所以在將營養劑經由胃瘺導管注入到胃中這一方面帶來困難。即,粘度較高的營養劑在通過管時有較大的阻力,以較強的力壓迫營養劑進入了的撓性容器、或將營養劑裝入或注入到專用的注射器(也稱作注入器)中等花費工夫,成為妨礙半固態化營養劑的普及的原因。
另一方面,近年來作為由復合薄膜構成的袋狀(袋)的營養劑容器,成形有多種結構,在袋內的液體狀營養劑中也有添加瓊脂或糊狀劑而半固態化的形態。其中,半固態化營養劑的調制較簡單、能夠立即使用的營養劑正在普及。為了將這樣的半固態化營養劑注入到患者的胃中,在醫療現場中,例如通過將裝入有營養劑的柔軟的容器用手強力推壓壓迫,將半固態化營養劑通過開封的口部壓出。
但是,通過將半固態化營養劑用手從柔軟的容器壓出,不能將柔軟的容器整體一次壓迫,難以將半固態化營養劑的幾乎全部量壓出,花費時間和工夫。結果,容器內的半固態化營養劑成為浪費,或在半固態化營養劑的壓出中需要長時間。
為了消除這樣的問題,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半固態化營養劑的壓出裝置中,使用具有撓性并呈袋狀、受到空氣的供給而膨脹的空氣袋(加壓袋)、和對置于加壓袋、承受膨脹的加壓袋的壓力的承受部件。在將填充有半固態化營養劑的袋狀容器安裝在加壓袋與承受部件之間的狀態下,通過使加壓袋膨脹,通過加壓袋與承受部件的協同動作,壓迫袋狀容器,將袋狀容器內的半固態化營養劑壓出。由此,能夠將填充在袋狀容器內的半固態化營養劑在比用手推壓的方法短的時間內壓出。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29562號公報
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那樣的、通過加壓袋將半固態化營養劑從袋狀容器內壓出的方法中,依然存在以下這樣的問題。
第一,在專利文獻1的方法中,有難以預測營養劑從容器內流出結束的時間、并且不能在短時間內流出的問題。即,在推壓初期,營養劑流出的速度較大,而隨著容器內的殘余量減少,流出速度變小,在規定時間后幾乎不再能夠看到營養劑的流出。即使在流出速度變小的時刻再加壓,也重復相同的狀態。因此,在想要在短時間內流出的情況下,必須估計流出速度下降的時候而再加壓,成為非常麻煩的操作。
第二,在專利文獻1的方法中,有少量的營養劑不能流出而殘留在容器內的問題。因此,在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壓袋的推壓之后,需要將袋狀容器從加壓袋與承受部件之間取出、通過手工作業將殘留液擠出。
為了將袋狀容器內的半固態化營養劑全部壓出,還提出了例如使袋狀容器通過兩個輥間、通過輥的旋轉將半固態化營養劑擠出的方法。但是,在這樣的方法的情況下,有袋狀容器的內壓上升過多、難以使輥旋轉的情況。此外,根據袋狀容器的規格,在容器內配置有吸管,阻礙了輥的旋轉,不能完成擠出。
發明內容
所以,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通過簡單的構造將半固態化營養劑從營養劑容器接近于全部量容易地抽出、能夠對患者注入的半固態化營養劑的注入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JMS,未經株式會社JMS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069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