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齊格勒-納塔催化劑有效
| 申請號: | 200980104547.3 | 申請日: | 2009-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391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K·維齊尼;D·克內佩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弗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37/00 | 分類號: | B01J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沙永生;周承澤 |
| 地址: | 美國得***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齊格勒 催化劑 | ||
1.一種形成催化劑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使得烷基鎂化合物與醇接觸,形成二烷氧基鎂化合物;
使得所述二烷氧基鎂化合物與大量第一化學劑接觸,從而形成固體反應產物“A”,所述大量第一化學劑包括第一化合物、第二化合物和第三化合物;所述第一和第二化合物獨立地用下式表示:A(OxR’Xq1)y(OxR”Xp2)z,式中A獨立地選自鈦、硅、鋁、碳、錫和鍺;X1和X2是任選的,當一種和/或另一種存在的時候,它們是相同或不同的雜原子;R’和R”獨立地選自C1-C10烷基,所述烷基可以是直鏈的、支鏈的、芳族的或環狀的;x為0或1;y+z是A的價數;其中在基本不存在金屬鹵化物的條件下,使得所述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與所述二烷氧基鎂接觸;所述第三化合物是最后接觸的,該第三化合物主要由未摻混的TiCl4組成;
使得反應產物″A″與第二化學劑接觸,形成反應產物″B″,所述第二化學劑包括金屬鹵化物;
使得反應產物″B″與第三化學劑接觸,形成催化劑,所述第三化學劑包括有機鋁化合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鎂化合物用式MgR1R2表示,式中R1和R2獨立地選自C1-C10烷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鎂化合物選自:丁基乙基鎂、二乙基鎂、二丙基鎂、二丁基鎂以及它們的組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以大約0.5-6當量的量與所述烷基鎂化合物接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用式R3OH表示,其中R3選自C2-C20烷基。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應產物B與有機鋁化合物接觸之前,所述反應產物B不與金屬鹵化物進一步接觸。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和R″獨立地選自C2-C8烷基,所述烷基可以是直鏈的、支鏈的、芳族的或環狀的。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化合物與所述二烷氧基鎂接觸之前,將所述第一和第二化合物摻混起來。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第一和第二化合物,A是鈦。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種第一化學劑主要由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化合物組成。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種第一化學劑以大約2-4當量的量加入所述烷基鎂化合物中。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化合物包括鈦酸四正丁酯,所述第二化合物包括異丙氧化鈦。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化合物包括鈦酸四正丁酯,所述第一化合物包括異丙氧化鈦。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化合物,R′和R″是C3烷基。
15.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催化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弗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弗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8010454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寬色域顯示器系統
- 下一篇:為P2P網絡提供節點信息的服務器、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