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焊鉗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315020.2 | 申請日: | 2009-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098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書福;楊健;安聰慧;周文通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9/32 | 分類號: | B23K9/3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焊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焊接設備,主要是一種能夠避免焊接分流的焊鉗。
技術背景
焊接是一種最常用的連接方式,隨著工業的高速發展,對焊接的要求也不斷的提高。焊接的要求主要是集中在焊接質量及焊接的成本兩方面的要求上,現有的焊接技術中,焊接時焊鉗經常會因為焊接分流而磨損和破壞,焊接表面也容易因焊接分流造成表面有瑕疵,所以就需要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防止焊接分流的電焊鉗。
汽車生產的焊接過程,由于焊鉗焊點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車身的質量、性能及美觀性,特別是外覆蓋件的焊點;所以對焊點的技術要求就非常高,由于車身焊接角度的不同,焊鉗在焊接時需要來回擺動,難免會與車身相互碰撞導致焊接分流,如果沒有一種能夠避免焊接分流的焊接設備,只靠操作者對焊鉗的控制是很難保證焊點的質量、美觀、整齊及對焊鉗臂的保護,如果新員工上崗熟練程度不高,會經常出現因焊接分流造成的質量事故,給后工序帶來很多的不便,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返工,焊鉗的損壞會給企業造成具大的損失。
中國專利CN1923440A公開了一種電焊鉗,焊鉗的鉗口是由導體制成的鉗口架與夾勁裝置所構成,所述的焊鉗口架的上面設置有V形槽,所述的卡緊為其端面設有與V形槽相對的V形口的卡緊板及其后面與之相連接的推桿、彈簧構成;推桿的中間設有推扭,導線穿過殼體的空腔,其前端連接于鉗口架的上端面,尾端與電纜連接螺絲連接,鉗口的外圍設有罩殼,該罩殼連接于殼體的前部,該發明解決了焊接時間長焊鉗不會溫度過高燙手和安裝焊條方便,但是不能避免焊接分流,及由于焊接分流所造成的焊鉗磨損和焊接表面的質量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焊鉗,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能防止焊接分流,和焊接分流做造成的表面質量不好或焊鉗磨損嚴重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焊鉗,包括焊鉗本體,焊鉗本體上具有鉗臂,所述的鉗臂表面上包裹有絕緣層。焊鉗在工作時,由于焊接空間狹小,或焊接工人的操作不當經常會將焊鉗的鉗臂于其他部件相碰撞,碰撞會引起焊接分流,本實用新型在焊鉗的鉗臂上設有絕緣層,絕緣層是一種軟質、耐高溫的絕緣材料,有效的避免了焊接時由于碰撞或摩擦產生的焊接分流的發生。
作為優選,所述的絕緣層外部設有保護套,絕緣層兩端分別伸出到保護套的兩端外側。保護套主要是為了保護絕緣層由于碰撞或刮傷,造成絕緣性降低,保護套是一種耐磨的鋼質材料,所以保護套還能夠保護鉗臂不受磨損,絕緣層兩端分別伸出保護套的兩端外側是為了避免保護套與焊鉗的鉗臂相接觸,造成保護套與鉗臂導通起不到絕緣的作用,絕緣層外面的保護套能夠有效的降低焊鉗的磨損,焊接時由于焊接分流產生的焊接表面質量問題及焊鉗臂易磨損也得到解決,提高了焊接的質量,延長了焊鉗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了焊接的成本。
作為優選,所述的保護套的橫斷面呈V形,保護套卡接包裹有絕緣層的焊鉗鉗臂上。保護套是卡在被絕緣層包裹的鉗臂上,保護套的橫斷面形狀與鉗臂的斷面形狀相似,方便與鉗臂的卡緊。
作為優選,所述保護套口部設有與保護套連為一體的勾結部,勾結部向保護套內側彎曲,在口部的另一端設有直角勾。勾結部用于使保護套勾掛在鉗臂上,這種結構有利于安裝,保護套可直接卡扣到焊鉗的鉗臂上,也便于更換和拆卸。
作為優選,所述的保護套的角部,設有與其連為一體的隆起,隆起與保護套等壁厚。設置隆起主要是適合鉗臂的外形需要,同時設置隆起可以增加保護套的扣緊力。
作為優選,所述保護套外表面上纏繞有若干股鐵絲。纏繞鐵絲主要是為了固定保護套,避免保護套的脫落。鐵絲具有良好的收緊性,而且實施也比較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的保護套上設置有若干的小孔。均布的小孔主要是為了增加散熱速度。
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避免焊接分流、保證了焊接表面的表面質量,減少鉗臂的磨損、延長焊鉗的使用壽命、并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便于加工等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焊鉗保護套的軸向斷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3150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大型液壓機滑塊組合結構
- 下一篇:強制型圓筒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