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北斗一號廣播信道的廣域差分衛星定位終端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314727.1 | 申請日: | 2009-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626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浩;賈坤;申若耀;易大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創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5/02 | 分類號: | G01S5/02;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顏昌偉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北斗 一號 廣播 信道 廣域 衛星 定位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北斗一號廣播信道的廣域差分衛星定位終端。?
背景技術
差分GPS技術,主要是為了提高GPS定位精度,主要包括局域差分和廣域差分。局域差分GPS原理是將基準站所觀測的每一顆GPS衛星的偽距誤差按比例改正的信息通過數據通信鏈傳輸至鄰近的用戶站,用戶站利用這一信息對其所觀測的偽距進行改正,即可提高用戶站定位精度。但是當基準站和用戶站的間距增大時,二者誤差的相關性就會減弱,定位精度就會迅速降低。因此,在大區域工作時,LADGPS的站網分布必須具有足夠的密度,才能保證定位精度。?
廣域差分GPS技術的基本思想是對GPS觀測量的誤差源加以區分,并對每一個誤差源分別加以“模型化”,然后將計算出來的每一個誤差源的誤差修正值(差分改正值),通過數據通訊鏈傳輸給用戶,對用戶GPS接收機的觀測值誤差加以改正,以達到削弱這些誤差源影響,改善用戶GPS定位精度的目的。?
因此,廣域差分GPS削弱了LADGPS技術中對基準站和用戶站之間時空相關性的要求,又保持了LADGPS的定位精度。因此在WADGPS系統中,只要數據通信鏈有足夠能力,基準站和用戶站間的距離原則上是沒有限制的。?
從廣域差分GPS系統來看,必須有三個條件,第一,需要一些基準站獲得GPS的修正信息,第二,需要一個主站完成各基準站的信息的融合,第三,需要一條通信鏈路完成主站融合的差分修正信息的播發。而我國的北斗一號衛星導航系統除了提供北斗導航定位業務外,其系統有若干標較站,同時可作為差分基準站;系統有一個中心站,可作為差分GPS的主站;系統有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可作為差分信息通信鏈路。我國沒有專門的GPS廣域差分網?絡,因此,依托北斗系統建立GPS廣域差分網絡的具有得天獨厚的經濟優勢與技術優勢。?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衛星定位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體積小、定位精度高、可靠的基于北斗一號廣播信道的廣域差分衛星定位終端。?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方案實現的:它包括低噪聲放大器、北斗接收電路、功率放大器、北斗發射電路、北斗頻信號處理模塊、智能卡、GPS低噪聲放大器、GPS接收電路、GPS信號處理模塊、差分信息處理模塊、數據接口模塊、顯示模塊,所述低噪聲放大器的輸入端接天線,低噪聲放大器的輸出端接北斗接收電路的輸入端,北斗接收電路的輸入端與北斗信號處理模塊相連;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輸出端接天線,功率放大器的輸入端接北斗發射電路的輸出端,北斗發射電路的輸入端與北斗信號處理模塊相連;所述的GPS低噪聲放大器的輸入端接天線,GPS低噪聲放大器的輸出端接GPS接收電路,GPS接收電路的輸出端接GPS信號處理模塊,GPS信號處理模塊與差分信息處理模塊相連,差分信息處理模塊與北斗信號處理模塊、顯示模塊、數據接口模塊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
1)終端運行穩定可靠、定位精度高。?
2)在動態環境下,定位精度明顯高于單獨的GPS模塊。?
3)實現了基于北斗廣播的GPS差分信息的利用,為高精度高可靠性GPS用戶提供了一條低成本的途徑。?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廣域差分算法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創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南創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3147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