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302595.0 | 申請日: | 2009-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30279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磊;童大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22 | 分類號: | H01R13/22;H01R13/432;H01R13/24;H01R12/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蘇省昆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指一種在電子組件(例如手機用電池)與電路板之間建立電性導通路徑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第CN201018081號揭示了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主要包括絕緣本體及固持于絕緣本體內(nèi)的導電端子。絕緣本體包括安裝面、對接面以及在安裝面和對接面之間的端子收容槽,導電端子包括與絕緣本體相固持的基部、與電池電性連接的接觸部、在基部與接觸部之間延伸的彈性變形部以及自基部一端延伸出絕緣本體外部的尾部。當導電端子組裝于絕緣本體內(nèi)后,基部與絕緣本體相固持,尾部延伸出絕緣本體用以與電路板連接,接觸部突出絕緣本體對接面。
然而,此種方式的導電端子在預裝入絕緣本體時,由于彈性變形部的折彎處無固定部,接觸部可能向上發(fā)生變形,而無法固定于一預定位置,當電池組裝入時,很難保證電池無偏差地與接觸部對接,因此,導電端子就有與電池接觸不良的風險。
鑒于以上問題,實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電連接器,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導電端子的接觸部可以固定在預設位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連接器,至少包括設有端子收容槽的絕緣本體及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內(nèi)的導電端子,導電端子至少包括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臂部、彎折的接觸臂以及連接臂部與接觸臂的至少一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至少一側設有抵擋部,而收容槽內(nèi)設有用以抵擋該抵擋部的擋部。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二連接部上設置抵擋部與絕緣本體配合,可使接觸部保持在預設位置,當電池組裝入時,電池會無偏差地與接觸部對接,導電端子不會有與電池接觸不良的風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圖1所示電連接器沿A-A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用于在電池(特別是手機用電池,未圖示)與電路板(未圖示)之間建立電性導通路徑,其包括絕緣本體1、收容于絕緣本體1內(nèi)的導電端子2,以及組裝于絕緣本體1內(nèi)的加強件3。
請參考圖2和圖3所示,絕緣本體1呈矩形形狀,包括頂面10、與頂面10相對設置的安裝面11、在頂面10與安裝面11之間延伸形成與電池對接的對接面12,與對接面12相對設置的后端面13,以及在安裝面11與頂面10之間延伸且與對接面12和后端面13垂直設置的一對側面14。端子收容槽15自對接面12向后延伸,且貫穿頂面10的后部、后端面13及底面的后部。
請參閱圖2及圖3所示,端子收容槽15包括兩相對的自內(nèi)壁向外并向后凹設形成靠近頂面10的限位槽151、靠近安裝面11的限制槽153及位于限位槽151和限制槽153之間的收容槽152。限位槽151的寬度較收容槽152的大,并于收容槽152與限位槽151的交界處形成臺階154,限位槽151兩側在靠近對接面12處形成擋塊157。限制槽153的后部呈擴大狀,并于位于后端面13的開口處形成導引面1531,限制槽153的寬度大于收容槽152的寬度,限制槽153的頂壁即形成擋部155,限制槽153的底壁設有一通孔159。絕緣本體1的底壁設有一位于限制槽153的下方的固定槽158。絕緣本體1自安裝面11向頂面設有收容加強件3的容置槽16,這些容置槽16位于相鄰的兩個端子收容槽15之間的側壁上,且在每兩個相鄰的端子收容槽15之間都設置有一個容置槽16。
請參考圖2、3所示,導電端子2包括水平設置的固持部21、自固持部21一側向上彎折延伸的臂部22、與臂部22呈一定夾角設置的彈性臂23、彎折延伸的接觸臂24、光滑連接臂部22與彈性臂23一端的第一連接部25,及光滑連接彈性臂23另一端與接觸臂24的第二連接部26。其中第一連接部25大致呈彎曲設置,而第二連接部26為水平設置的。固持部21中間設有一彈片211,且固持部21兩側設有卡刺212。固持部21遠離第一連接部25的一端向下彎折后水平延伸形成焊接部213。第二連接部26的兩側邊分別一體向外凸伸形成有一對抵擋部261,且該對抵擋部261與固持部21處于同一平面。接觸臂24呈朝向彈性臂23的U型結構,接觸臂24包括接觸部240及位于接觸部末端的T型卡持部241,接觸部240上設有突肋242,用以增強其與電池的接觸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3025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香煙盒
- 下一篇:一種透吸式負壓排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