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及具有該結構的電子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92615.0 | 申請日: | 2009-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633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徐振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9/00 | 分類號: | H05K9/00;H05K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壽寧;張華輝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屏蔽 模塊 結構 具有 電子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屏蔽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可縮短板對板之間間距并易于定位的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及具有該結構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消費性電子裝置已經朝向輕、薄化設計及低成本的方向發展,內部結構空間相對的被壓縮,但也因電子元件或機構設計瓶頸,使得無法很大幅地輕薄化或降低成本。
請參閱圖1A、圖1B及圖1C所示,圖1A是現有習知板對板屏蔽結構的分解圖。圖1B是現有習知板對板屏蔽結構的側視圖。圖1C是現有習知板對板屏蔽結構的局部放大圖。目前針對在單一印刷電路板上電子元件的雜訊或是電磁干擾的屏蔽,多以一金屬框架結合一金屬遮蔽蓋所組成(圖未示);但在二印刷電路板301、302的現有習知板對板屏蔽結構3的堆疊結構下,對于電子元件做屏蔽,則需要各兩個金屬框架33、34及兩個金屬遮蔽蓋31、32組成,藉以對在印刷電路板301、302上的電子元件進行雜訊及/或電磁干擾的屏蔽。
由于在板對板的堆疊結構下,其間的間距A是包括電子元件的限制高度B1、B2以及二遮蔽蓋31、32之間的距離C,換言之,二印刷電路板301、302的間距A是局限在電子元件的限制高度B1、B2以及二遮蔽蓋31、32之間的距離C;而對一般電子設備的設計而言,其內部空間有限,因此間距A被局限住且為了避免電子元件間的距離太近而相互影響,因此在選擇電子零件時必須考慮到其高度,也因而影響到選擇電子零件的靈活度。
另外,由于必須使用兩組金屬遮蔽蓋及金屬框架,不但增加成本,也增加了整個結構的厚度,相對而言,電子設備的內部空間中的可使用空間則變得更小,則無法使電子設備達到薄型化及小型化的目的。
而由于板對板的堆疊結構需要增加銅柱或是組合件以避免相互干涉以及組裝位置定位的問題,不但組裝或拆卸時費工,也同時增加了成本。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及具有該結構的電子設備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及具有該結構的電子設備,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及具有該結構的電子設備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及具有該結構的電子設備,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可以縮短板對板之間的間距,縮小電子設備的內部空間,以達到薄型化及小型化,非常適于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設置在一電子設備內,該電子設備具有一第一印刷電路板及一相對且平行設置的第二印刷電路板,該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是平行且相對地設置在該第一印刷電路板與該第二印刷電路板之間,且其周緣交錯設置有分別朝向該第一印刷電路板與該第二印刷電路板的多個定位件,而其中至少二個定位件各凸伸有一接地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為一屏蔽蓋,該屏蔽蓋為金屬材料所制。
前述的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其中所述的屏蔽蓋與該第一印刷電路板及該第二印刷電路板均大致呈矩形,該接地件是設置在朝向該第一印刷電路板且鄰近該屏蔽蓋四個角落的四個定位件上。
前述的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包括有一屏蔽蓋及一屏蔽框架,該屏蔽框架是設置在該屏蔽蓋與該第一印刷電路板或該第二印刷電路板之間,且該屏蔽蓋與該屏蔽框架為金屬材料所制。
前述的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其中所述的屏蔽蓋與該屏蔽框架與該第一印刷電路板及該第二印刷電路板均大致呈矩形,該接地件是設置在朝向該第一印刷電路板且鄰近該屏蔽蓋四個角落的四個定位件上。
前述的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包括有一屏蔽蓋及二屏蔽框架,該二屏蔽框架是分別設置在該屏蔽蓋與該第一印刷電路板及該第二印刷電路板之間,且該屏蔽蓋與該二屏蔽框架為金屬材料所制。
前述的板對板屏蔽模塊結構,其中所述的屏蔽蓋與該二屏蔽框架與該第一印刷電路板及該第二印刷電路板均大致呈矩形,該接地件是設置在朝向該第一印刷電路板且鄰近該屏蔽蓋四個角落的四個定位件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926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