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直線發動機掃氣箱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77777.7 | 申請日: | 2009-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468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左正興;毛金龍;田春來;王東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2B67/10 | 分類號: | F02B6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付雷杰;郭德忠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線 發動機 掃氣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直線發動機掃氣箱,屬于動力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世界范圍內,各國面臨著能源和環保的巨大壓力,因此各種節能和新能源技術蓬勃發展。自由活塞式內燃發電機就是在這樣的能源和環保的大背景下,近十年逐漸發展起來的新型動力。它將自由活塞式內燃機和直線發電機耦合為一體,通過往復直線運動的自由活塞組件切割磁力線,實現燃料化學能直接向電能的轉化。該類直線發電機擁有一個重要的部件,即直線發動機掃氣箱。對于采用掃氣箱進氣方式的直線發電機,該掃氣箱既要保證良好的氣密性,實現掃氣箱負壓進氣與高壓進氣,還要保證直線連桿水平運動的平穩性,保證一定精度的直線往復運動,達到缸內進氣和掃氣要求。其截面形狀和壁面尺寸決定了掃氣形式,最終決定該動力裝置的燃燒特性、排放特性和性能。
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點主要包括:直線運動往復速度大,頻率高,一般掃氣箱密封性較差,使得缸內進氣掃氣壓力不足,影響燃燒與排放,顯著地影響性能。現有直線發動機,特別是采用掃氣箱進氣的機型,由于外部氣流較弱,難以有效混合燃料,使得掃氣箱進氣效果較差,難以穩定燃燒,大大降低了發動機可靠性和穩定性。現有掃氣箱內部結構簡單,未考慮與上部缸蓋結合的進氣掃氣道形狀,無法實現分層掃氣,掃氣效果差,尾氣碳煙濃,燃燒排放效果較差,不符合環保要求,也影響了整機性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發動機掃氣箱不適用于直線發動機的問題,提出一種直線發動機掃氣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直線發動機掃氣箱,包括:掃氣箱主體、滾珠軸承、橡膠密封圈和箱內噴油系統;其中,掃氣箱主體為一個下面為臺體上面為柱體的倒T形實體,在柱體的中心位置開有內部空腔,空腔的型線由半徑不同的圓弧組成,圓弧度各不相同,呈非對稱結構,圓心均位于柱體的中心;在空腔的中心位置開有臺階狀的通孔,裝有滾珠軸承;靠近空腔位置的通孔中間處開有一個圓環狀凹槽,裝有橡膠密封圈;在空腔的上方開有臺階狀通孔,通孔的上部為螺紋孔,裝有箱內噴油系統,螺紋孔的大小與箱內噴油系統的螺紋相匹配,通孔下部與空腔相通;箱內噴油系統直接將燃油混合氣噴入掃氣箱主體;滾珠軸承與掃氣箱主體通過橡膠密封圈緊固連接;箱內噴油系統與掃氣箱主體緊固連接。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掃氣箱尾氣排放碳煙低;本實用新型為箱內噴油,燃料的燃燒穩定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掃氣箱的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掃氣箱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直線發動機掃氣箱,如圖1所示,包括:掃氣箱主體1、滾珠軸承2、橡膠密封圈3和箱內噴油系統4;其中,掃氣箱主體1為一個下面為臺體上面為柱體的倒T形實體,在柱體的中心位置開有內部空腔在柱體的中心位置開有內部空腔,空腔深度25mm,空腔的型線由半徑不同的圓弧組成,按順時針方向,從右向左圓弧的直徑依次為38mm、50mm、38mm和50mm;其圓弧度依次為109°、49°、79°和49°,圓心均位于柱體的中心;如圖2所示,在空腔的中心位置開有臺階狀的通孔,左側通孔直徑為15mm深度為20mm,裝有滾珠軸承2;右側通孔直徑為8mm深度為8mm;右側通孔中間處開有一個圓環狀凹槽其寬度為3mm直徑為12mm,裝有橡膠密封圈3;在空腔的上方開有臺階狀通孔,通孔的上部為螺紋孔,螺紋直徑為12mm深度為12mm,裝有箱內噴油系統4,螺紋孔的大小與箱內噴油系統4的螺紋相匹配,通孔下部直徑為6mm與空腔相通;箱內噴油系統4直接將燃油混合氣噴入掃氣箱主體1;滾珠軸承2與掃氣箱主體1通過橡膠密封圈3緊固連接;箱內噴油系統4與掃氣箱主體1緊固連接。
實施例2
同實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空腔的型線按順時針方向,從右向左圓弧的直徑依次為50mm、38mm、50mm和38mm;其圓弧度依次為49°、109°、49°和79°。
實施例3
同實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空腔的型線按順時針方向,從右向左圓弧的直徑依次為38mm、50mm、38mm和50mm;其圓弧度依次為79°、49°、109°和4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7777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微耕機
- 下一篇:一種超大直徑深豎井工程施工配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