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攝像機的水冷保護套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51027.2 | 申請日: | 2009-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487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東江;汪怡;韓洪;費建軍;孫裕昌;董宏元;華作昌;謝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電視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3B17/55 | 分類號: | G03B17/55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 地址: | 300191***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攝像機 水冷 護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攝像機水冷防護套,特別涉及一種在高溫爐爐內用于攝像機的水冷保護套。
背景技術
以往的攝像機水冷防護套的冷卻水循環方式通常是采用冷卻介質(冷卻水)下進上出的形式,在水冷防護套的夾層內焊接一塊隔板,使冷卻水從水冷防護套后下方進水口進入水冷防護套夾層,使水順套下半部經過水冷防護套前端反倒套體上半部,由后上方出水口流出,形成循環。
現有的水冷防護套加工工藝復雜,冷卻水循環不好,易造成攝像機損壞,在高溫環境的使用現場經常出現故障;其工作不穩定的原因是由于夾層隔板焊接工藝復雜,焊接不牢固,冷卻水并沒有經過水冷套前端,而是通過隔板與內外套之間的縫隙直接從上出水口流出;由于冷卻水循環不暢,水冷防護套前端出現循環死角,并且長時間接近高溫,造成水冷防護套燒漏攝像機及鏡頭損壞。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水冷防護套的冷卻水循環方式,使水冷防護套能適應各種環境,工作穩定,使用壽命延長的用于攝像機的水冷保護套。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攝像機的水冷保護套,包括分別與前法蘭相固定的水冷外套、水冷內套及水冷內套相固定的后法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隔水套、出水口、進水口,所述隔水套的一端置于水冷外套、水冷內套之間,隔水套的另一端分別與水冷外套及后法蘭相固定,所述出水口、進水口,分別固定在水冷外套、隔水套的同一水平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由于冷卻水循環不暢,水冷防護套前端出現循環死角,水冷防護套前端冷卻水得不到循環,攝像機及鏡頭經常壞損的問題,節省勞力,降低成本。結構設計合理,冷卻水循環沒有死角,避免水冷防護套由于局部過熱而燒漏。加工簡單易行,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并作為摘要附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用于攝像機的水冷保護套,包括分別與前法蘭2相固定的水冷外套3、水冷內套4及水冷內套4相固定的后法蘭1,還包括隔水套5、出水口6、進水口7,隔水套5的一端置于水冷外套3、水冷內套4之間,隔水套5的另一端分別與水冷外套3及后法蘭1相固定,出水口6、進水口7分別固定在水冷外套3、隔水套5的同一水平面上。水冷防護套結構連接全部采用氬弧焊焊接方式。
將冷卻水由進水口7注入,冷卻水通過隔水套5與水冷內套4之間的夾層進入攝像機水冷保護套前端,冷卻水再通過隔水套5與水冷外套3之間的夾層從出水口6流出,此循環方式達到了循環水沒有死角,保護攝像機能正常工作之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電視技術研究所,未經天津市電視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510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水插座
- 下一篇:一種交通用的探示光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