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系統無盲區調溫除濕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49980.3 | 申請日: | 2009-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111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沈紹業;倪慶海;包成劍;趙大友;余小金;殷浩;陳德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高科應用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3/00 | 分類號: | F24F3/00;F24F11/02;F24F3/153;F24F3/14;F25B41/06;F25B4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系統 盲區 調溫 除濕機 | ||
1.一種雙系統無盲區調溫除濕機,包括風機(5),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兩個制冷系統(1、2)、傳感單元(3)和可編程序控制器(4);其中,第一制冷系統(1)包括第一蒸發器(11)、第一節流裝置(12)、第一儲液器(13)、第一風冷冷凝器(14)、第一單向閥(15)、第一壓縮機(16)、第一旁通電磁閥(17)、第一直通電磁閥(18)、以及由第一水冷冷凝器(191)和第一冷卻水流量調節閥(192)組成的第一冷凝單元(19),第一蒸發器(11)內的低溫低壓制冷劑氣體經第一壓縮機(16)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后進入第一冷凝單元(19)中的第一水冷冷凝器(191),再通過第一直通電磁閥(18)進入第一風冷冷凝器(14),經冷凝成為液體,冷凝后的液體經過第一單向閥(15)進入第一儲液器(13),再經第一節流裝置(12)節流后進入第一蒸發器(11),第一旁通電磁閥(17)設于第一直通電磁閥(18)與第一單向閥(15)之間;第二制冷系統(2)包括第二蒸發器(21)、第二節流裝置(22)、第二儲液器(23)、第二風冷冷凝器(24)、第二單向閥(25)、第二壓縮機(26)、第二旁通電磁閥(27)、第二直通電磁閥(28)、以及由第二水冷冷凝器(291)和第二冷卻水流量調節閥(292)組成的第二冷凝單元(29),第二蒸發器(21)內的低溫低壓制冷劑氣體經第二壓縮機(26)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后,進入第二冷凝單元(29)中的第二水冷冷凝器(291),再通過第二直通電磁閥(28)進入第二風冷冷凝器(24),經冷凝成為液體,冷凝后的液體經過第二單向閥(25)進入第二儲液器(23),再經第二節流裝置(22)節流后進入第二蒸發器(21),第二旁通電磁閥(27)設于第二直通電磁閥(28)與第二單向閥(25)之間;傳感單元(3)包括第一溫度傳感器(31)、第二溫度傳感器(32)和濕度傳感器(33),其中,第一溫度傳感器(31)置于出風口處,第二溫度傳感器(32)和濕度傳感器(33)置于進風口處;風機(5)設置于出風口進行送風;可編程序控制器(4)通過PID算法控制第一直通電磁閥(18)、第二直通電磁閥(28)、第一旁通電磁閥(17)和第二旁通電磁閥(27)通斷,控制制冷劑的流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系統無盲區調溫除濕機,其特征在于,第一節流裝置(12)包括第一分液器(121)和第一外平衡式熱力膨脹閥(122),第一分液器(121)和第一外平衡式熱力膨脹閥(122)串聯連接于第一蒸發器(11)和第一儲液器(13)之間;第二節流裝置(22)包括第二分液器(221)和第二外平衡式熱力膨脹閥(222),第二分液器(221)和第二外平衡式熱力膨脹閥(222)串聯連接于第二蒸發器(21)和第二儲液器(23)之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系統無盲區調溫除濕機,其特征在于,第一制冷系統(1)還包括一設置于第一蒸發器(11)和第一壓縮機(16)之間的第一氣液分離器(111)、兩端分別接有第一低壓表(112)、第一高壓表(114)并且并聯于第一壓縮機(16)的第一高低壓力控制器(113);第二制冷系統(2)還包括一設置于第二蒸發器(21)和第二壓縮機(26)之間的第二氣液分離器(211)、兩端分別接有第二低壓表(212)、第二高壓表(214)并且并聯于第二壓縮機(26)的第二高低壓力控制器(213)。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雙系統無盲區調溫除濕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冷卻水泵(6),與第一冷卻水流量調節閥(192)、第二冷卻水流量調節閥(292)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高科應用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高科應用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4998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