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制作燃料電池用柔性石墨流場板的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248072.2 | 申請日: | 2009-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627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佰文;談一波;傅云峰;馮佳;呂露;宗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新源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8/02 | 分類號: | H01M8/02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 |
| 地址: | 21420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作 燃料電池 柔性 石墨 流場板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雙極板反應劑流場加工模具。
背景技術
燃料電池雙極板流場分為溝和脊兩部分,要求溝和脊尺寸精確,厚度均勻,脊具有一定的強度,可以支撐燃料電池電極組件。柔性石墨材料屬于多孔可壓縮材料,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在壓力部位可以得到不可恢復的變形,其他部分則保持原狀,這樣,壓縮變形部位成為流場的溝,未壓縮部位成為流場脊,經過適當的溝脊寬度設計和柔性石墨材料密度選擇,可以得到合適流場脊的機械強度;柔性石墨材料又是耐蝕導電材料,適于作為燃料電池雙極板流場材料。現有技術中,柔性石墨流場板的成型是采用模具直接壓制成型,然后對成型的流場板進行修理加工,切除流場板多余的部分,得到精確尺寸的流場板。其不足是:切除操作需要合適的模具和工具,而且尺寸難以保持一致,切除刀口對柔性石墨流場板邊緣易產生起皺現象,給雙極板流場帶來缺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新模具,使柔性石墨流場板一次沖壓成型,得到精確尺寸的流場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制作燃料電池用柔性石墨流場板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下模分別安裝鑲嵌在各自的模架內;上模為突出模架的平面,平面大小與流場大小一致,平面邊緣為刃口,上模突出模架2mm-10mm;下模為突出模架的加工有流場溝槽的模具,下模突出模架2-10mm,在下模與模架之間墊有彈性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制作燃料電池用柔性石墨流場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墊是聚氨酯彈性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制作燃料電池用柔性石墨流場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墊由1~20個組成,每個墊的大小相同,厚度一致,彈性墊均勻分布在下模與模架之間。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制作燃料電池用柔性石墨流場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墊的厚度為2~10mm。
用本實用新型的模具制作柔性石墨流場板的步驟是:將比上下模稍大的干凈的柔性石墨板放在上下模之間,在壓力作用下,下模與模架之間的彈性墊下沉,上下模之間產生相對移動,從而在上下模之間形成剪切作用,將多余部分的柔性石墨板裁剪下來,同時在壓力作用下,模腔內的柔性石墨板成型為柔性石墨流場板,成型作用完成后,打開上下模,取出成品柔性石墨流場板。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一次成型柔性石墨流場板,不需要再次加工;
2)模具易于拆卸、修理;
3)提高了流場板加工精度。
4)由于減少了壓制成型后的修理加工工序,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共有附圖2幅,其中
圖1為模具結構示意圖:
圖2為模具工作示意圖。
附圖中,1、上模,2、下模架,3、彈性墊,4、下模,5、柔性石墨落料板,6、柔性石墨流場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上模1為突出模架的平面,平面大小與流場大小一致,平面邊緣為刃口,上模1突出模架6mm;下模4為突出模架2的加工有流場溝槽的模具,下模4流場為長方形,長度方向為溝槽的延伸方向,寬度為溝槽的進出口端,在長度方向的兩側邊緣設計為溝槽的溝,在寬度方向邊緣為溝槽的出口,下模4突出模架6mm,在下模4與模架2之間墊有彈性墊3,彈性墊3的厚度為6mm,彈性墊3是聚氨酯彈性墊。彈性墊3由四個組成,每個墊的大小相同,彈性墊3均勻分布在下模架2的四角。上下模表面經精加工拋光處理。用本實用新型的模具制作柔性石墨流場板的步驟是:將比上下模稍大的干凈的柔性石墨落料板5放在上下模之間,在壓力作用下,下模4與模架2之間的彈性墊3下沉,上下模之間產生相對移動,從而在上下模之間形成剪切作用,將多余部分的柔性石墨板裁剪下來,同時在壓力作用下,模腔內的柔性石墨板成型為柔性石墨流場板6,成型作用完成后,打開上下模,取出成品柔性石墨流場板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新源動力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新源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480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