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戶身份識別卡屏蔽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46547.4 | 申請日: | 2009-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276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雷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67 | 分類號: | G06K19/067;H05K9/00;H01R13/648;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蔣雅潔;王黎延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戶 身份 識別 屏蔽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終端防電磁干擾技術領域,尤其是指移動終端中一種用戶身份識別卡屏蔽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終端的內部設計日趨復雜、集成度越來越高,實現的功能也日漸強大,尤其是在移動終端向智能化發展過程中,為了實現產品的小型化設計,使移動終端內部各功能模塊的數量不斷增加、內部結構越來越緊湊,導致各功能模塊之間的電磁干擾現象越來越嚴重,因此有效的提高移動終端的電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對于移動終端的智能化發展至關重要。
現有技術中,在移動終端內部,用戶身份識別卡電路與其鄰近電器件之間的相互電磁干擾主要表現在:
1、用戶身份識別卡電路影響移動終端射頻空間全方向性測量(OTA,Over-The-Air)性能:
OTA性能主要表現在:移動終端總輻射功率(TRP,Total?Radiated?Power)和總全向靈敏度(TIS,Total?Isotropic?Sensitivity)等方面。用戶身份識別卡電路中有四個主要信號:數據(DATA)信號、時鐘(CLK)信號、復位(RESET)信號以及電源信號,各信號在工作狀態下會產生高次諧波,而且各信號線之間也會產生耦合噪聲,上述高次諧波和耦合噪聲都會對移動終端TRP和TIS造成影響;通常情況下,在每根信號線上各并一個電容及串一個電阻構成RC濾波電路,雖然能夠降低上述高次諧波和耦合噪聲,但是并不能完全解決上述問題,在實際應用中仍會出現用戶身份識別卡電路影響移動終端TRP和TIS等情況。
2、用戶身份識別卡電路受到天線輻射的影響,導致用戶身份識別卡內容丟卡及用戶身份識別卡電路重啟現象:
在移動終端內部緊湊的結構中,天線與用戶身份識別卡距離太近,會導致用戶身份識別卡電路受到天線輻射的影響,以致于不能正常工作,在通話過程中產生用戶身份識別卡內容丟失及用戶身份識別卡電路重啟等現象,導致通訊的中斷。
另外,由于用戶身份識別卡連接器的金屬簧片暴露在外,容易產生靜電作用,為了通過靜電放電(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測試,要在每根信號線上各并一個瞬態抑制二極管(TVS,Transient?Voltage?Suppressor),以達到抑制靜電的作用,但上述附加器件不僅增加了設計成本,而且占用了移動終端的內部空間,不利于實現產品的小型化設計。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戶身份識別卡屏蔽裝置,用以屏蔽用戶身份識別卡電路與其鄰近電器件之間的相互電磁干擾,以提高移動終端的電磁兼容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戶身份識別卡屏蔽裝置,該裝置包括:屏蔽電磁干擾的金屬屏蔽罩、放置用戶身份識別卡的抽拉片、以及實現用戶身份識別卡電路與基站相互通訊的印刷電路板;
所述金屬屏蔽罩固定于印刷電路板上;所述抽拉片與金屬屏蔽罩滑動連接;
所述金屬屏蔽罩和所述抽拉片的形狀及尺寸均依據用戶身份識別卡的形狀及尺寸設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抽拉片包括:保持電接觸的中空區域、兩個滑動片、以及防止抽拉片整體拉出的兩個橫擋片;
所述滑動片位于抽拉片底部;所述橫擋片位于滑動片末端;
所述中空區域的大小依據印刷電路板的用戶身份識別卡連接器的大小確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屬屏蔽罩包括:貫通于金屬屏蔽罩底部的兩個滑動槽、防止抽拉片整體拉出的兩個止擋片、以及容納抽拉片的用戶身份識別卡卡槽;
所述滑動槽焊接于印刷電路板的焊接區域;所述抽拉片的滑動片推入滑動槽內滑動;所述止擋片位于滑動槽前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屬屏蔽罩的開口朝向電池倉區域。
上述方案中,所述抽拉片的四周分別向上彎折形成側板,前側板中間部分抬高形成推拉片,通過向推拉片施力將抽拉片推入或拉出金屬屏蔽罩;后側板整體抬升。
上述方案中,所述抽拉片拉出金屬屏蔽罩時所占的空間為電池倉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4654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