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蓄熱式飛灰分離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38110.6 | 申請日: | 2009-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554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陸繼東;張向;盧志民;劉冠聲;蘇東奕;陸艷華;趙志興;郭仲文;董美蓉;蔡呂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英德市寶江水泥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暉;李衛東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熱 式飛灰 分離器 | ||
1.一種蓄熱式飛灰分離器,為蝸殼外筒和錐體依次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熱式飛灰分離器設有用作氣體出口管道的圓內筒,圓內筒的上端與所述蝸殼外筒的頂端連接,下端懸置于所述蝸殼外筒內;其中所述蝸殼外筒和所述錐體分別為三層結構,外層為保溫材料層,中間層為金屬層,內層為蓄熱材料層;所述圓內筒為兩層結構,外層為蓄熱材料層,內層為金屬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熱式飛灰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蝸殼外筒上設置含塵氣體入口和氣體出口,含塵氣體入口位于蝸殼外筒的上部,且與蝸殼外筒的壁為圓弧相切,氣體出口位于蝸殼外筒的頂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蓄熱式飛灰分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塵氣體入口為稍微傾斜向下,且所述含塵氣體入口形狀類似橢圓形,橢圓形的短軸約為與所述含塵氣體入口連接的入口煙氣管道直徑的2/3,其面積與入口煙氣管道面積相同;
所述蝸殼外筒為由三個不同半徑的圓弧段焊接而成,相鄰的兩段圓弧接點處為切線重合;其中第一段圓弧為45°,第二段圓弧180°,第三段圓弧90°,第一段圓弧的圓心與第三段圓弧的圓心相同,且位于第二段半圓弧的直徑線段上;第一段圓弧的半徑與入口煙氣管道直徑相同,第二段圓弧半徑為倍于第一段圓弧半徑與氣體入口短軸長度之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蓄熱式飛灰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內筒為中空圓柱狀,高度為所述蝸殼外筒高度的一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蓄熱式飛灰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內筒的圓心與所述蝸殼外筒的直徑最小的圓弧的圓心一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蓄熱式飛灰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內筒的內徑與所述氣體出口內徑相同,且所述圓內筒的上端與所述氣體出口對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蓄熱式飛灰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內筒的下端為傾斜端口,傾斜端口的長端靠近所述含塵氣體入口,長端的底端與所述含塵氣體入口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蓄熱式飛灰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熱式飛灰分離器還包含蓄熱材料肋板,蓄熱材料肋板分別與所述蝸殼外筒的蓄熱材料層和所述的圓內筒的蓄熱材料層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蓄熱式飛灰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熱材料肋板以傾斜的方式分別扣掛在所述蝸殼外筒的蓄熱材料層和所述的圓內筒的蓄熱材料層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7或9任一項所述的蓄熱式飛灰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材料層的外部還設置有金屬皮層,金屬皮層分別將保溫材料包裹和固定于所述蝸殼外筒的外壁和所述錐體的外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英德市寶江水泥材料有限公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英德市寶江水泥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811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