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塵密封圈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37729.5 | 申請日: | 2009-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472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邦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邦民 |
| 主分類號: | F16J15/10 | 分類號: | F16J1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133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塵 密封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圈,特別是涉及一種防塵密封圈。
背景技術
防塵密封件主要用于液壓和氣動的防塵密封,現已有的密封圈的支撐環為金屬,與橡膠或聚氨脂連接靠黏合劑粘合,加工效率低。且金屬支撐環成型工藝需多道工序,成型比塑料難度大得多且復雜,因此成本高。金屬支撐環的防塵密封件在實際工況中,受高溫、露天環境,導致電鍍后的金屬支撐環氧化,繼而橡膠或聚氨脂密封環與之脫離,密封失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防塵密封圈,成型工藝簡單,加工容易,橡膠或聚氨脂密封圈與之扣合效果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塵密封圈,包括支撐環、防塵圈,所述的支撐環為工程塑料,防塵圈為聚氨脂或橡膠,支撐環內側一周均勻設置有注射連接孔,防塵圈與支撐環注射連接扣合為一體。
所述的防塵圈與支撐環的連接是利用支撐環內側均勻分布的連接孔扣合為一體。
本實用新型由于支撐環使用了特種工程塑料材料,具抗水解、耐油、耐中高溫、耐低溫、抗氧化性;支撐環注塑加工一次性成型,加工效率高;由于支撐環的結構設計特別,利用支撐環內側均勻分布的加固連接孔,使防塵圈不使用粘合劑便能與支撐環緊密地接合,加工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支撐環和防塵圈結合后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C-C處剖視圖。
圖3為圖2的H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環的主視圖。
圖5為圖4的A-A處剖視圖。
圖6為圖5的D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圖5的E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環和防塵圈扣合后的主視圖。
圖9為圖8的B-B處剖視圖。
圖10為圖9的F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11為圖9的G處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為現有技術的防塵密封件的結構,其連接處沒有設置扣合的連接孔,由于擔心扣合不夠牢固,在制作中金屬支撐環1先于內壁4要均勻涂黏合劑,將之放入模具內,再注射防塵圈的材料成型。由于金屬支撐環成型工藝需多道工序,包括:剪板,切片,內孔成型,拉伸成型,車削成型,電鍍,成型比塑料難度大得多。金屬支撐環易氧化,繼而橡膠或聚氨脂密封環與之脫離,使密封失效。
參照圖4至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環的示意圖,支撐環內側即與防塵圈的扣合處的一周均布貫通的小孔,其小孔起連接聚氨脂或橡膠的作用。
參照圖8至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環和防塵圈結合后的示意圖,外環是支撐環1,為工程塑料制作,內圈是防塵圈3,為聚氨脂或橡膠,從連接處可以看出:先使支撐環注塑成型,防塵圈的成型是先將支撐環放入模具內,再用防塵圈3的材料注射成型,其防塵圈的材料注射成型中也進入連接孔2中,使防塵圈3與支撐環1緊密地連接為一體,由于結構的特殊性,故產品中不同材料扣合處不使用黏合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邦民,未經劉邦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77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