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測定銅及銅合金中的銅含量的鉑陽極電極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37077.5 | 申請日: | 2009-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835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何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涂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 |
| 主分類號: | G01N27/30 | 分類號: | G01N27/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羅毅萍;王璽建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測定 銅合金 中的 含量 陽極 電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過電解測定金屬含量的電極,特別是一種用于測定銅及銅合金中的銅含量的鉑陽極電極。
背景技術
在國標GB/T5121.1-2008中,測量銅及銅合金中的銅含量的方法是將樣品用酸溶解后,加入硝酸鉛保護陽極,通過電解使銅在鉑陰極析出,然后烘干后稱重。電解液中的殘銅用原子吸收法測定。但是,國標中所描述的鉑陽極為螺旋形結構(如圖1所示),由于其表面積有限,電流密度較小,導致所需測定的時間較長,通常電解一個樣品需要五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工作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利于提高電流密度和電解質量的新型鉑陽極電極,用于測定銅及銅合金中的銅含量。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測定銅及銅合金中的銅含量的鉑陽極電極,所述鉑陽極電極為鉑絲織成的網狀圓筒形結構。
上述鉑絲的直徑為0.2mm。所述鉑絲織成的網狀圓筒形結構的篩孔孔徑為36μm。
本實用新型的顯著特點在于其電極的表面積比傳統電極增加,從而使電解電流密度大大提高,減少了測定銅及銅合金中銅含量的時間,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該鉑陽極與鉑陰極相套形成同心環結構,在電解過程中各個點的電流分布均勻,使得銅在電極各個點析出的質量均勻,從而提高了電解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電極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極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鉑陽極電極,其電極10是由直徑約0.2mm的鉑絲織而成的網狀圓筒形結構,其網狀圓筒形結構的篩孔孔徑約為36μm。所述電極10與電極棒20的一端固定連接,用于連接電源。
本實用新型所述鉑陽極電極與傳統的螺旋形電極相比,其表面積至少增加了三倍,從而使電解電流密度可以獲得很大的提高。同時,考慮到實際測試準確度的要求,在控制電解電位保持恒定的情況下,實際電流密度一般提高2.5倍。實際測定中的電解測試時間為2小時左右,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另外,由于鉑陰極也是網狀圓筒形結構(直徑40cm),電解時陰陽極相套形成兩個同心環,陰極的各個點到陽極的距離均相等,保證了電解過程中各個點的電流分布均勻,使得銅在電極各個點析出的質量均勻,從而提高了電解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涂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未經國家涂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70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