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閥桿螺母潤滑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35562.9 | 申請日: | 2009-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472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昆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3/36 | 分類號: | F16K3/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嚴志平 |
| 地址: | 21532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母 潤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潤滑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閥桿螺母潤滑的裝置,屬于閥門附件。
背景技術
閘閥是作為一種截止介質的閥門,在閥門行業中廣泛應用,在全開時整個流道直通,此時介質運行的壓力損失最小,其適用于不需要經常啟閉、而且保持閥門處于全開或全閉的工況。目前,閘閥都是通過閥桿與閥桿螺母的配合使用來實現閥桿的上下移動的,即在閥桿螺母的上部位置裝配有手輪,轉動手輪旋轉閥桿螺母,而閥桿與閥桿螺母通過螺紋連接,閥桿螺母將手輪的運動和啟閉力矩傳遞到閥桿,而閥桿螺母只能轉動,不會產生上下位移,因此即可實現閥桿的上下移動,傳統的閘閥的閥桿螺母設置在支架箱內,在閥門的啟閉過程中,往往會忽略閥桿螺母表面的潤滑,使得閥桿螺母在轉動的過程中,其表面很容易受到磨損,從而會降低其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性能好、負載分散、閥座使用壽命長的平行滑動閘閥。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閥桿螺母潤滑裝置,包括閥桿螺母,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閥桿螺母函,閥桿螺母函設置在閥桿螺母的外周圍,在閥桿螺母函的一側內部還設置有油杯,油杯的杯口設置有杯蓋,而其另一端的注油口則通向閥桿螺母,在閥桿螺母的外周面上設置有與油杯的注油口對應的儲油槽,所述的儲油槽為螺旋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閥桿螺母的外周圍設置有閥桿螺母函,而閥桿螺母函是固定的,則可用于閥桿螺母的定位,另外在閥桿螺母函的一側內部設置油杯,相應的在閥桿螺母上設置儲油槽,則可實現對閥桿螺母的有效潤滑,減少了閥桿螺母的表面磨損,延長了其使用壽命。另外。儲油槽為螺旋式結構,則了對閥桿螺母表面進行大面積的潤滑,增強了潤滑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閥桿螺母部分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閥桿螺母部分的側視圖。
圖中主要附圖標記含義為:
1、閥桿????2、閥桿螺母????3、閥桿螺母函????4、油杯????5、儲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閥桿螺母部分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閥桿螺母部分的側視圖。
如圖1和圖2所示:閥桿1與閥桿螺母2螺紋連接,閥桿螺母2的上部位置設置有手輪6,在手輪6的下部、閥桿螺母2的下部外周圍還設置有閥桿螺母函3,閥桿螺母函3的一側內部設置有油杯4油杯4杯口設置有杯蓋,而其另一端的注油口則通向閥桿螺母2在閥桿螺母2外周面上設置有與油杯4注油口對應的螺旋式儲油槽5。
轉動手輪6,帶動閥桿螺母2旋轉,閥桿螺母2將手輪6的運動和啟閉力矩傳遞到閥桿1,而在轉動過程中,閥桿螺母函3是固定不動的,位于其內部的閥桿螺母2只能旋轉,而不能產生上下位移,因此可實現閥桿1的上下移動,進而帶動閥桿1下部并位于閥體內的閥瓣等啟閉件實現上下移動,在閥門的使用過程中,閥桿螺母2在旋轉的過程中,其表面會與閥桿螺母函3接觸,容易產生磨損,因此,可不定期地向閥桿螺母2的表面注油,以起到潤滑作用,即打開杯蓋后,通過油杯4向閥桿螺母2表面注油,油進入儲油槽5,因為閥桿螺母2表面上的儲油槽5是螺旋式的,因此在閥桿螺母2的旋轉過程中,可大面積地對閥桿螺母2的旋轉面進行潤滑,使潤滑效果達到最佳狀態,有效減少了閥桿螺母2的磨損,延長了閥桿螺母2的使用壽命。
以上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換或者等效變換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昆閥有限公司,未經昆山昆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556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