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高效污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235025.4 | 申請日: | 2009-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734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一剛;尚云寬;尚鳴;章征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金環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6 | 分類號: | C02F9/06;C02F1/461;C02F1/52;C02F1/7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楊曉玲 |
| 地址: | 21421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高效 污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裝置,具體說是新型高效污水處理裝置,其可以使水質達到排放要求,循環使用,節約能源。
背景技術
目前水資源越來越緊張,而我國的用水情況更是不容樂觀。如何有效利用水資源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占到日常用水量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如何對污水進行處理,并使之達到相應的標準,是污水處理領域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目前采用的處理裝置大多是包括絮凝沉淀、生化處理,生化處理方法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無法進行間歇式運轉,溫度及環境的影響對處理結果波動比較大,占地面積大,使用、檢修極不方便。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占地面積小、移動方便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裝置。
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高效污水處理裝置,包括絮凝反應池,絮凝反應池的加藥口與絮凝劑加藥箱相連;絮凝反應池的出水口與沉淀池相連,沉淀池內的潛污泵與污泥池相連,沉淀池的出水口與化學氧化池相連;化學氧化池的出水口與電解氧化池相連;氧化劑加藥箱分別與化學氧化池、污泥池相連。
本實用新型中,優選的,所述的絮凝反應池、化學氧化池和電解氧化池設置在一個箱體內;沉淀池和污泥池設置在一個箱體內;混凝劑加藥箱和氧化劑加藥箱設置在一個箱體內。所述的各裝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模塊化組合,只要方便其安裝、運送即可。
工作原理:污水進入絮凝池內,與絮凝劑反應后進入沉淀池;沉淀后,污泥進入污泥池,上清液進入氧化池;上清液在氧化池內與氧化劑進行氧化反應后,進入電解池進一步進行氧化反應,使出水達到排放標準后,排放。
有益效果:(1)操作運行穩定、方便,設備為模塊式,移動方便,適用范圍廣,主要適用于企業、野外作業工區和家用等場合。(2)結構合理,體積小而輕巧,占地面積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1的平面布置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更進一步的解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裝置,包括絮凝反應池1、絮凝劑加藥箱2、沉淀池3、污泥池4、化學氧化池5、電解池6和氧化劑加藥箱7。絮凝反應池1的加藥口與絮凝劑加藥箱2相連,絮凝加藥箱2內設有攪拌機和計量泵,以準確的加入所需的藥量。絮凝反應池1的出水口與沉淀池3相連,沉淀池3內設有潛污泵,潛污泵與污泥池4相連,沉淀池3的出水口與化學氧化池5相連,沉淀池3內的上清液流入化學氧化池5,沉淀池3底部的污泥由潛污泵泵入污泥池4。化學氧化池5的出水口與電解氧化池6相連;氧化劑加藥箱7分別與化學氧化池6、污泥池4相連,所述的氧化劑加藥箱7內裝有氧化劑,如次氯酸鈉,氧化劑加藥箱7與化學氧化池6、污泥池4相連的管道上各設有一個測量加藥量的計量泵。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絮凝反應池1、化學氧化池5和電解氧化池6設置在一個箱體內;沉淀池3和污泥池4設置在一個箱體內;混凝劑加藥箱2和氧化劑加藥箱7設置在一個箱體內。使用時,三個箱體組合在一起即可,這種模塊化的結構使其安裝、移動都很方便,直接采用螺絲連接,便于現場安裝和檢修。且占地面積小,使用范圍大。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各裝置也可以采用其他分布方式,將各個裝置布置成模塊化的結構,以使其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金環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金環環保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50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