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井箕斗提煤卸煤機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234808.0 | 申請日: | 2009-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950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建良;張麗芳;高國平;朱蒙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新虞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17/00 | 分類號: | B66B17/00;B66B19/06;B66B17/26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井 箕斗 提煤卸煤 機構 | ||
1.一種礦井箕斗提煤卸煤機構,包括第一、第二箕斗(1a、1b)、卸煤臺(2)、牽引繩(3)、支架(4)和絞車裝置(5),第一、第二箕斗(1a、1b)均與牽引繩(3)聯(lián)結(jié),卸煤臺(2)設在地坪上,并且卸煤臺(2)的井架(21)與井筒(6)對應,支架(4)固定在地坪上,支架(4)的頂部樞軸設置有第一、第二天輪(41、42),第一、第二天輪(41、42)各對應于井架(21)的頂部,絞車裝置(5)配置在地坪上,與第一、第二箕斗(1a、1b)聯(lián)結(jié)的牽引繩(3)分別繞及于第一、第二天輪(41、42)和絞車裝置(5)的絞車盤(51)上,第一、第二箕斗(1a、1b)的底部由箕斗連結(jié)繩(31)聯(lián)結(jié),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箕斗(1a、1b)上各設有一信號發(fā)射器(7),在所述的牽引繩(3)與所述第一、第二箕斗(1a、1b)的上部相連結(jié)的牽引繩繩體上各配設有一傳感器(8),一對傳感器(8)中的其中一個傳感器(8)與設在第一箕斗(1a)上的信號發(fā)射器(7)電連接,而另一個傳感器(8)與設在第二箕斗(1b)上的信號發(fā)射器(7)電連接;所述的卸煤臺(2)上設有一對用于接收信號發(fā)射器(7)發(fā)出的信號并且將所接收的信號反饋給絞車裝置(5)的電氣控制箱的信號接收器(9),一對信號接收器(9)中的其中一個信號接收器(9)與設在第一箕斗(1a)上的信號發(fā)射器(7)相配合,而另一個信號接收器(9)與設在第二箕斗(1b)上的信號發(fā)射器(7)相配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井箕斗提煤卸煤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號發(fā)射器(7)包括具有發(fā)射天線(711)的發(fā)射器本體(71)和用于對發(fā)射器本體(71)蔽護的護殼(72),發(fā)射器本體(71)設在護殼(72)的殼腔中,并且在護殼(72)的高度方向的一側(cè)延接有一對天線管座(721),在一對天線管座(721)之間設有一天線管(7211),所述的發(fā)射天線(711)置于天線管(7211)中,發(fā)射天線(711)的上端探出天線管(7211)的管腔。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井箕斗提煤卸煤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護殼(72)的長度方向的上部配有一電池盒(722),電池盒(722)內(nèi)設置用于為所述的發(fā)射器本體(71)提供工作電源的電池。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井箕斗提煤卸煤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感器(8)包括傳感器本體(81)、傳感器本體盒(82)和盒蓋(83),傳感器本體(81)的高度方向的一側(cè)的上部具有一上枕塊(811),中部的兩側(cè)各具有一固定凸塊(812),一對固定凸塊(812)上配有一壓塊(813),下部具有一下枕塊(814),上枕塊(811)的中部凹設有第一繩槽(8111),壓塊(813)的中部凹設有第二繩槽(8131),而下枕塊(814)的中部凹設有第三繩槽(8141),第一、第二、第三繩槽(8111、8131、8141)保持對應,所述的牽引繩(3)途經(jīng)第一、第二、第三繩槽(8111、8131、8141)并且由所述的壓塊(813)迫持,壓塊(813)攜所述凸塊(812)與設在所述傳感器本體盒(82)的盒腔內(nèi)的一對定位座(821)固定,傳感器本體(81)的傳感頭(815)的導線(8151)與所述的信號發(fā)射器(7)連接,所述的盒蓋(83)與傳感器本體盒(82)蓋配,其中,在傳感器本體盒(82)的高度方向的頂部及底部各固設有一第一夾緊塊(822),一對第一夾緊塊(822)的中部各構成有一第一凹槽(8221),在盒蓋(83)的高度方向的頂部及底部各固設有一第二夾緊塊(831),一對第二夾緊塊(831)的中部各構成有一第二凹槽(8311),該第二凹槽(8311)與所述的第一凹槽(8221)相對應并且相互配合而形成與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繩槽(8111、8131、8141)相對應的供所述牽引繩(3)通過的牽引繩導孔。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礦井箕斗提煤卸煤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感器本體盒(82)的頂部配設有一導線護套管(823),所述的導線(8151)位于導線護套管(823)中。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礦井箕斗提煤卸煤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對定位座(821)為螺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新虞電器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常熟市新虞電器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4808.0/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自動扶梯扶手帶入口保護裝置
- 下一篇:整體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