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富馬酸生產過程余熱綜合利用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34543.4 | 申請日: | 2009-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763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正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興市前成生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J1/00 | 分類號: | F24J1/00;F25B27/02;C07C57/15 |
| 代理公司: | 宜興市天宇知識產權事務所 32208 | 代理人: | 曹衛華 |
| 地址: | 214253 江蘇省宜***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富馬酸 生產過程 余熱 綜合利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余熱回用設備,技術領域屬于富馬酸生產過程余熱綜合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在富馬酸生產過程中,富馬酸車間放熱反應置換出的蒸汽,經蒸汽汽包匯集后進入蒸汽總管和蒸汽支管再進入其它各車間使用單元。富馬酸車間產汽量為20噸/小時,均勻產汽,各車間總用汽量波動范圍為6~35噸/小時。由于車間單元的用汽特點:間隙、用量不穩定,造成蒸汽壓力的波動,反過來影響富馬酸車間的生產操作和控制。短時間用汽量大時,蒸汽汽包內汽量不夠,需要熱電廠供汽,而大部分時間用汽量小,多余蒸汽將直接由管道從蒸汽汽包排空,造成熱能和水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正是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穩定用汽負荷,保證富馬酸車間的穩定生產,多余的蒸汽余熱得到有效利用的富馬酸生產過程余熱綜合利用裝置。主要創新在于在蒸汽汽包后增加一蒸汽蓄熱器,再管道接入蒸汽總管,用蒸汽蓄熱器來穩定用汽負荷,儲存部分熱能,多余的蒸汽則管道接上溴化鋰制冷機,達到有效綜合利用余熱的目的。具體是這樣來實施的:富馬酸生產過程余熱綜合利用裝置,包括與富馬酸車間放熱反應置換出蒸汽連通的蒸汽汽包、與富馬酸生產其它蒸汽使用車間連接的蒸汽總管和蒸汽支管,其特征在于蒸汽汽包管道連接一蒸汽蓄熱器,蒸汽總管管道連接在蒸汽蓄熱器上,蒸汽蓄熱器另管道連接溴化鋰制冷機。
進出溴化鋰制冷機有三組管道:溴化鋰制冷機的蒸汽冷凝水由回收管道接至蒸汽系統循環;溴化鋰制冷機的低溫循環冷卻水(量大),由管道連通各使用車間,產生的高溫循環冷卻水再接入溴化鋰制冷機;溴化鋰制冷機自身冷卻水的進出管構成循環(溫度相對較高,30℃~36℃)。
富馬酸車間產生的蒸汽,通過蒸汽汽包先進入蒸汽蓄熱器,起到穩定用汽負荷,儲存部分熱能的效果,然后再經蒸汽總管和蒸汽支管進入其它各車間使用單元。多余的蒸汽供應溴化鋰制冷機使用,利用蒸汽熱能為動力源,以水為制冷劑,以溴化鋰溶液為吸收劑,制取冷卻水。根據不同蒸汽的余量,通過調節溴化鋰制冷機的負荷,平衡蒸汽使用量,把蒸汽充分利用。溴化鋰制冷機的蒸汽冷凝水通過回收管道接入原無離子水系統,供蒸汽系統重復使用。車間的循環熱水通過溴化鋰制冷機熱交換,得到低溫冷卻水(7℃~12℃),提高車間冷卻效果和效率。
本實用新型通過加設蒸汽蓄熱器用以穩定用汽負荷和蓄熱,把多余蒸汽作為驅動熱源,用溴化鋰制冷機制得低溫循環冷卻水,提供車間冷卻用,提高車間冷卻效果和效率,同時回收蒸汽冷凝水,使熱能和水資源均得到最大利用,節約了能源和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富馬酸生產過程余熱綜合利用裝置,包括與富馬酸車間放熱反應置換出蒸汽連通的蒸汽汽包、與富馬酸生產其它蒸汽使用車間連接的蒸汽總管和蒸汽支管,蒸汽汽包管道連接一蒸汽蓄熱器,蒸汽總管管道連接在蒸汽蓄熱器上,蒸汽蓄熱器另管道連接溴化鋰制冷機。
進出溴化鋰制冷機有三組管道:溴化鋰制冷機的蒸汽冷凝水由回收管道接至蒸汽系統循環;溴化鋰制冷機的低溫循環冷卻水,由管道連通各使用車間,產生的高溫循環冷卻水再接入溴化鋰制冷機;溴化鋰制冷機自身冷卻水的進出管構成循環。
本裝置投入使用后,年回收蒸汽約25000噸,回收蒸汽冷凝水25000噸,降低全公司生產成本3%~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興市前成生物有限公司,未經宜興市前成生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45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