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鉬的微合金化液固相摻雜鍋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33473.0 | 申請日: | 2009-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952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森錦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光明鉬制品廠 |
| 主分類號: | C22C27/04 | 分類號: | C22C27/04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668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合金 化液固相 摻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鉬的微合金化液固相摻雜鍋,尤其是在純鉬的氧化物中添加Si-Al-K或稀土等增強晶界結合力的微量合金元素的生產過程中,用于液固相摻雜的反應鍋。
背景技術
鉬是稀有高熔點、高強度、高硬度金屬,由于其卓越的物理、化學、電子和力學性能,而被廣泛應用于冶金、機械、電子、化工、航空、航天、核能等諸多領域。作為高性能的有色金屬材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戰略物資。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其應用又對鉬的性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純鉬材料在1000℃開始再結晶,1200℃再結晶完成時形成等軸晶組織,易產生晶界滑動而變形,當降回到室溫時又出現脆化,甚至脆性斷裂而極大地限制了其加工性能和應用范圍。
目前,為了改善鉬材料的加工性能、高溫性能和低溫脆性,公知的方法是在純鉬中添加Si-Al-K或稀土元素,常見的元素添加法有三種,即固-固相摻雜法,液液相摻雜法和液-固相摻雜法。由于固固相摻雜和液-液相摻雜都存在粉末組成分布不均,成型性難以掌握的缺陷,因此一般首選液-固相摻雜。液固相摻雜法在選擇好固相基體和摻入元素的溶液后,決定摻雜粉體性能的關鍵因素是摻雜設備。現行的摻雜設備鍋身材質為普通不銹鋼,由于鉬的氧化物顆粒堅硬,鍋體磨損嚴重,從而引入危害鉬材料加工性能的鐵鎳鉻雜質;摻雜料在脫水、烘干后因結塊需破碎篩分才能進入還原工序,不僅增加物料損失,并且導致鉬材料的臟化度增加,嚴重影響了材料的加工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行的液固相摻雜過程中,鉬粉體材料結塊、鍋體磨損以及破碎等工藝過程臟化等嚴重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鉬的微合金化液固相摻雜鍋。
本實用新型包括鍋蓋、連軸器、支架、反應鍋、導熱油加熱鍋、攪拌器、攪拌軸,反應鍋置于導熱油加熱鍋內,鍋蓋中心位置設有連軸器,鍋蓋上還設有一水氣抽提口,導熱油加熱鍋體上下各設有一液位計接口,在導熱油加熱鍋下部同一水平位置設置電熱棒接入口,導熱油加熱鍋下部還設有進出油口和溫度測量口,導熱油加熱鍋上部設置一溢流口,攪拌軸上端連接連軸器,攪拌軸下端與攪拌器連接,并置于反應鍋內,所述反應鍋內表面設置鉬涂層,攪拌器和攪拌軸表面分別設置鉬涂層。
由于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摻雜干燥在同一設備內分步完成,減少了鉬合金粉體被污染臟化的機會,勞動條件、生產效率均得到了提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二液位計接口,2、變頻調速機,3、減速機,4、支架,5、連軸器,6、鍋蓋,7、反應鍋,8、導熱油加熱鍋,9、液位計,10、水氣抽出口,11、攪拌軸,12、溢流口,13、攪拌器,14、齒輪油泵,15、電熱棒接入口,16、導熱油箱,17、進出油口,18、溫度測量口,19、引風機,20、收塵器,21、第一液位計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包括鍋蓋6、連軸器5、支架4、反應鍋7、導熱油加熱鍋8、攪拌器13、攪拌軸11,反應鍋7置于導熱油加熱鍋內8,鍋蓋6中心位置設有連軸器5,鍋蓋6上還設有一水氣抽提口10,導熱油加熱鍋8體上下各設有第一液位計接口21和第二液位計接入口1,在導熱油加熱鍋8下部同一水平位置設置電熱棒接入口15,導熱油加熱鍋8下部還設有進出油口17和溫度測量口18,導熱油加熱鍋8上部設置一溢流口12,攪拌軸11上端連接連軸器5,攪拌軸11下端與攪拌器13連接,并置于反應鍋7內,反應鍋7表面設置鉬涂層,攪拌器13和攪拌軸11表面設置鉬涂層。
鍋蓋6上方設置支架4,支架4上固定變頻調速電機2和減速機3,變頻調速機2與減速機3連接,減速機3位于變頻調速機2下方,減速機3的輸出端通過連軸器5與攪拌軸11上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光明鉬制品廠,未經南通光明鉬制品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34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