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模具支座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33450.X | 申請日: | 2009-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933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熊利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海創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22/06 | 分類號: | B21D22/06;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陸明耀;陳忠輝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具 支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支座,尤其是一種適用于承載簡易模具的模具支座,屬于機械加工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市場對模具的需求量不斷增長。近年來,模具工業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長速度快速發展。在模具工業中,沖壓模具已占據制造業相當大的空間,而產品對模具的要求也越來越嚴,在模具開發和制造上存在很大的開發成本。在日益競爭的環境中只有縮減各方面的制造成本從而才能占據市場之一席之地。
傳統的模具在使用時都需要單獨的開發出一套匹配的模具支座,用于承載模具在模具支座上,從而對模具進行沖壓作業以進行生產制造。但是,采用這樣的方式需要開發一套模具就要匹配的設計一個模具支座,而更換新的模具后,原有的模具支座也不能得到較好的利用。因此,在生產成本上,往往需要投入較多的資源。對于一些相對簡易的模具,也按照這樣的方式,則性質比很差。
為此,實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簡易模具支座,可以有效的降低模具開發制造的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簡易模具支座,適用于承載并固定簡易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以及連接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外導柱,所述上模座的中心位置設置有落料孔,且位于落料孔的兩側,呈間隔的設置有固定螺孔,所述上模座可以沿著外導柱產生軸向移動。
優化的,所述上模座具有橫坐標軸X和縱坐標軸Y,并且所述的落料孔位于兩個坐標軸的交點處。所述落料孔的大小滿足50MM*160MM。所述固定螺孔沿著橫坐標軸X位于落料孔的兩側。所述固定螺孔至少有三對,沿著縱坐標軸Y呈間隔的分布。所述每一對固定螺孔之間的距離滿足90MM*180MM。其中一對固定螺孔還特別的向左、右擴展了各15MM。所述外導柱采用鋼珠滾動式導柱。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省卻了對應每一套簡易模具都開發相適應的模具支座,有效的節省了制造生產成本。每套開發成本約降低25%~30%之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簡易模具支座的俯視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簡易模具支座的剖視圖。
其中:
10上模座???11落料孔???12固定螺孔
20下模座???30外導柱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簡易模具支座,特別是一種適用于成批量承載簡易模具的模具支座。請參閱圖1,所述的簡易模具支座包括大致呈平板狀的上模座10和下模座20,以及連接上模座10和下模座20的外導柱30,所述外導柱30具有四根,從而可以將上模座10和下模座20連接為一個組合的整體結構。
上模座10具有橫坐標軸X和縱坐標軸Y,位于橫坐標軸X和縱坐標軸Y的交點處,即上模座10的中心位置設置有落料孔11,所述落料孔11的大小滿足50MM*160MM。沿著橫坐標軸X,分別的位于落料孔11的兩側,并且沿著縱坐標軸Y呈間隔的設置有至少三對固定螺孔12,所述每一對固定螺孔12之間的的大小滿足90MM*180MM。
上模座10可用于承載簡易模具,簡易模具通過螺釘固定的連接在簡易模具支座上。考慮到簡易模具在支座上的固定不一,其中一對固定螺孔12還特別的向左、右擴展了各15MM,目的在于方便簡易模具左、右調整。上模座還設計有沖床固定裝置螺絲(圖未示),距離為190mm及230MM,可根據沖床型號固定不同螺絲。
下模座20起固定支撐作用,上、下模座通過外導柱30連接,其中外導柱30為業界常見的滾動外導柱,即采用了鋼珠滾動結構,請參閱圖2,外導柱30套組材質為鋼SUJ2,硬度為58°,采用精密內、外圓研磨床磨出。滾珠、導套、導柱間的間歇為負間歇,0.018~0.022MM之間。鋼珠套由樹脂固定,運動過程中通過彈簧回位,可以使上模座10在沖壓作用力下可沿著外導柱30軸向的移動。
因為本實用新型中的簡易模具支座是用于承載簡易模具的,其涉及機械加工過程,因此有必要通過制造工藝說明簡易模具支座的結構:上模座10的材質為鋁合金,表面經過陽極處理。具體是通過高速CNC銑床、精密大水磨床加工,研磨精度為±0.002MM,銑床精度為±0.15MM;下模座20的材質為高級優質碳鋼S45C,無需任何熱處理。通過CNC銑床、JG內圓磨床、精密大水磨床及快絲線割加工完成。外導柱直入精度為單面-0.010MM,雙面為-0.020MM負間歇,研磨及銑床精度如上模座,快線加工精度為±0.02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海創電子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海創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345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