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扁平式封裝雙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器件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32964.3 | 申請日: | 2009-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783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沈富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富德 |
| 主分類號: | H01L25/07 | 分類號: | H01L25/07;H01L23/495;H01L23/48;H01L23/31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02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扁平 封裝 絕緣 柵雙極型 晶體管 器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封裝元器件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扁平式封裝雙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器件。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見的雙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器件都采用標準模塊封裝,底部帶有銅底板,外加塑料殼包封,體積很大,生產工藝比較復雜,對于中小功率的雙IGBT器件就顯得很不適用,同時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和占用空間大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扁平事封裝雙絕緣柵雙極功率管元器件。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扁平式封裝雙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器件,具有引線框架,引線框架上設置有兩個絕緣柵雙極功率管芯片,引線框架的外圍塑封絕緣樹脂形成扁平結構,下端引出有功能引腳,功能引腳包括引腳一號、引腳二號、引腳三號、引腳四號和引腳五號,引腳二號和引腳四號分別作為兩個絕緣柵雙極功率管芯片的控制門極,引腳一號是作為絕緣柵雙極功率管芯片的發射極與另一個絕緣柵雙極功率管芯片的集電極的公共電極,引腳三號為與公共電極集電極對應的發射極,引腳五號為與公共電極發射極對應的集電極,當在控制門極端加上正電壓信號,集電極與發射極可即時道統,當控制門極端加上適當負電壓信號,集電極與發射極又可完全及時關斷,開關的頻率高。
進一步,為了方便與散熱裝置緊固安裝,扁平結構中間設置有安裝孔,散熱的功能好。
為了使得整體結構的體積小,扁平結構的長度為35±3mm、寬度為23±3mm、高度為3±1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扁平式封裝雙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器件,結構扁平,體積小,熱阻低,適合線路板安裝使用,使用時性能穩定,可靠抗干擾,生產工藝簡單,適合批量生產,應用廣泛,生產成本低,且占用的安裝空間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連接簡圖。
圖中1.引線框架,2.絕緣山雙擊功率管芯片,3.絕緣樹脂,4.功能引腳,5.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的最佳實施方式的扁平式封裝雙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器件,具有引線框架1,引線框架1上設置有兩個絕緣柵雙極功率管芯片2,引線框架1的外圍塑封絕緣樹脂3形成扁平結構,下端引出有功能引腳4,功能引腳4包括引腳一號4-1、引腳二號4-2、引腳三號4-3、引腳四號4-4和引腳五號4-5,引腳二號4-2和引腳四號4-4分別作為兩個絕緣柵雙極功率管芯片2的控制門極,引腳一號4-1是作為絕緣柵雙極功率管芯片2的發射極與另一個絕緣柵雙極功率管芯片2的集電極的公共電極,引腳三號4-3為與公共電極集電極對應的發射極,引腳五號4-5為與公共電極發射極對應的集電極,當在控制門極端加上正電壓信號,集電極與發射極可即時導通,當控制門極端加上適當負電壓信號,集電極與發射極又可完全及時關斷,開關的頻率高,扁平結構中間設置有安裝孔5,扁平結構的長度為35±3mm、寬度為23±3mm、高度為3±1mm,使得整體結構體積小。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通過中間的安裝孔5將其緊固于散熱裝置,各功能引腳4連接相應線路端,通過在控制門極端加上電壓信號,控制集電極與發射極的導通榆關斷,開關的頻率高,適合高頻場合使用。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富德,未經沈富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29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光二極管改良結構
- 下一篇:特高壓進出線套管用復合絕緣子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