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船舶壓載水臭氧滅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32653.7 | 申請日: | 2009-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170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丁郁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華陽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78 | 分類號: | C02F1/78;C02F1/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2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舶 壓載水 臭氧 滅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設備,尤其涉及壓載水處理滅菌裝置的改進。
背景技術
2004年,國際海事組織(IMO)通過了“控制和管理船舶壓載水和沉積物國際公約”,旨在達成國際上的一致,-共同解決壓載水中有害水有機生物在各個地區之間傳輸所帶來的問題。
壓載水排放可能擾亂生態平衡,幫助有害生物在世界范圍內傳播擴散,為了應對由此造成的對全球環境的威脅,世界許多國家競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制開發船舶壓載水處理系統,其中尤其以挪威、加拿大和日本等國家研發的系統較為先進,其技術方案大多為對海水進行氯化處理和空化處理,特殊空化處理裝置產生內爆頻率大于100KHz以上,高達1000bar的內向爆破壓力,摧毀海水中的有機生物,以及脫氧處理防止水生物再生。由于壓載水的數量巨大,有的船舶高達幾千噸,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壓載水,有效殺滅水中有害水生物并不容易,尤其有些水生物具有抗氯化能力,氯化處理和空化處理有時并不能夠徹底殺滅水中有害水生物。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船舶壓載水臭氧滅菌裝置,它能廣譜、有效的殺滅海水中的有害水生物,達到國際海事組織關于船舶壓載水處理的規定和要求,防止有害水生物人為傳播擴散。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問題的方案是:船舶壓載水臭氧滅菌裝置,包括臭氧發生裝置、臭氧壓縮裝置、臭氧混合裝置和壓載艙進水管,所述臭氧混合裝置的進出口串接于所述的壓載艙進水管中,所述臭氧發生裝置的輸出口與所述臭氧壓縮裝置的輸入口連通連接,所述臭氧壓縮裝置的輸出口與所述臭氧混合裝置的臭氧輸入口連通連接,臭氧混合裝置的內壁上設有凹凸的定向旋向的螺旋紋和沿內壁周向分布的凸起的環形物。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臭氧混合裝置的進出口串接于壓載艙進水管中,臭氧發生裝置的輸出口與臭氧壓縮裝置的輸入口連通連接,臭氧壓縮裝置的輸出口與臭氧混合裝置的臭氧輸入口連通連接,因而臭氧發生裝置產生的O3通過臭氧壓縮裝置壓縮后進入臭氧混合裝置,由于臭氧混合裝置的進出口串接于壓載艙進水管中,因而從臭氧混合裝置出口流出的海水中含有臭氧,并直接送往船舶的壓載艙,使壓載艙中的壓載水成為含臭氧的臭氧水,臭氧在水中滯留的時間一般為20分鐘左右,而當水中臭氧的含量達到0.4MG/L時即能在數分鐘內殺滅海水中的細菌、病毒。
臭氧具有廣譜高效的殺滅特性,主要通過以下三種形式殺滅微生物:1.臭氧能氧化分解細菌內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細菌滅活死亡。
2.直接與細菌、病毒作用,破壞它們的細胞器和DNA、RNA,使細菌的新陳代謝受到破壞,導致細菌死亡。
3.透過細胞膜組織,侵入細胞內,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內部的脂多糖,使細菌發生通透性畸變而溶解死亡。
臭氧滅菌技術為已成熟技術,在美國和日本上個世紀就已應用于食用水的消毒處理中,還大量應用于水果、蔬菜的消毒殺菌,所以臭氧滯留在壓載水中能夠殺滅壓載水中的細菌、病毒,使壓載水達到和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對船舶壓載水的處理標準和要求。
與壓載水的氯化處理相比,臭氧殺滅細菌的速度比氯高3200倍,其能效強50倍。
臭氧混合裝置的內壁上設有凹凸的定向旋向的螺旋紋,當海水流過時能增加海水的旋轉速度,有利于臭氧在海水中的均勻混合并溶解。
臭氧混合裝置定向旋向的螺旋紋后面的內壁上設有一道沿內壁周向分布的凸起的環形物,迫使海水流經圓環時海水壓強增加,速度變快,流過圓環后海水壓強下降,流速變慢,這一過程有利于臭氧與海水混合的更加均勻。
臭氧混合裝置定向旋向的螺旋紋后面的內壁上設有幾道沿內壁周向分布的凸起的環形物。
沿壓載艙進水管中海水流向的順序,凹凸的定向旋向的螺旋紋位于沿內壁周向分布的凸起的環形物的前面,且沿臭氧混合裝置的臭氧輸入口的兩側分布。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船舶壓載水臭氧滅菌裝置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船舶壓載水臭氧滅菌裝置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華陽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華陽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265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軸承定位槽連桿
- 下一篇:一種腳踏控制的洗手液擠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