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數控轉塔沖床旋轉工位用滾筋上模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231524.6 | 申請日: | 2009-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707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莊瑞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寶 |
| 地址: | 22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控 沖床 旋轉 工位用滾筋上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薄板板面上筋條的模頭,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在數控轉塔沖床上加工具有圓、弧及轉角的筋條時所用的滾筋上模。
背景技術
為提高薄板的結構強度或美觀度,在一些板面上經常需要加工筋條。比如電腦主機箱板、箱體的蓋板等等。以往在進行這種加工時,一般是采用沖壓成型。沖壓成型加工需要較高的模具投入成本,加工效率低,加工周期長。在一些大型薄板結構件上(比如汽車門、前蓋、后蓋等),加工類似筋條時,所需要的模具成本更高,而且模具的安裝、調試難度也更大,所需配套的沖壓機械的規模也很大。受筒體滾筋的啟發,為了實現平板面筋條的加工,有人設計出滾輪型的滾筋頭,利用設備在水平面X或Y方向的自動送料裝置,給滾輪型滾筋頭施加一定的壓力,在板面上滾壓出筋條。但該技術方案在加工一些具有弧形、圓形或轉角部位時,就難以勝任了,主要是由于滾輪呈盤形,在轉角、折彎時,會出現運動干涉,對筋條在轉角部位的尺寸精度產生影響;同時,這種干涉還會影響到滾壓頭或材料的強度,對滾壓頭而言,會在對滾壓頭產生偏載,損壞滾壓頭,對板材而言,由于轉角、“轉彎”時產生一個向心擠壓,使變形量不均,產生內應力或撕裂板材。本實用新型可作為數控轉塔沖床多工位聯合作業系統中具有圓、弧形及轉角形筋槽的滾筋模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一種可作為數控沖床的滾筋模具,對薄板板面具有圓、弧及轉角形筋條進行成型加工的數控轉塔沖床旋轉工位用滾筋上模。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模座,在模座下端面設有硬質珠子的滾筋頭、彈性的壓輥一和壓輥二,滾筋頭、壓輥一和壓輥二的軸線處于同一垂直于水平面的立面上,壓輥一和壓輥二位于滾筋頭兩側,壓輥一和壓輥二的最低點高于滾筋頭的最低點,高度差為所述筋的深度。
壓輥一或壓輥二的軸線朝向外側向下傾斜。
所述立面偏離模座軸心線0.1-5mm。
本實用新型的滾筋上模,采用硬質珠子作為滾壓時的施壓件,圓珠在任意方向上的尺寸、輪廓是一致的,滾筋加工在進入轉角、轉弧形彎段時,不會使材料出現變形量異常變化的情況,從而能確保材料上筋條形狀的一致性、均勻性。我們發現薄板在滾筋加工后,由于變形應力會出現翹曲的現象,為克服該現象,本實用新型在滾筋頭兩側分別設置了彈性的壓輥,克服了應力變形,彈性壓輥下端點和滾筋頭下端點的高度差設置為與被加工筋的深度一致,有些材料在該高度差下不足以克服應力變形的話,還可以增加兩者間的高度差。此外,弧形的內、外側,板料的應力變形量不一致,為此,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外側壓輥軸線傾斜的技術方案,也可考慮兩者均傾斜,外側傾斜量大于內側傾斜量的方案。最后,為使滾壓加工變形量盡量地小、更加輕松,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立面偏移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結合數控轉塔沖床的模頭旋轉功能和自動送料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實現滾筋高效、高精度加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模座,2是壓輥一,3是滾筋頭,4是壓輥二;
圖2是圖1中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背景技術的示意圖
圖中5是薄板,6是筋,7是外側變形區,8是內側變形區。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加工薄板5板面上具有圓、弧及轉角形狀的筋6。冷作加工后,弧形外側變形區7的變形量大于弧形內側變形區8的變形量,會造成薄板5異常、不規則的翹曲。
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情況,改善加工后薄板5的平面度,提出的技術措施如下:
如圖1、2所示,包括模座1,在模座1下端面設有硬質珠子的滾筋頭3、彈性的壓輥一2和壓輥二4,滾筋頭3、壓輥一2和壓輥二4的軸線處于同一垂直于水平面的立面上,壓輥一2和壓輥二4位于滾筋頭2兩側,壓輥一2和壓輥二4的最低點高于滾筋頭3的最低點,高度差為所述筋的深度。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弧形筋內、外側變形量不均勻的問題,還提出了第二實施方案,如圖3所示,將處于外側的壓輥一2或壓輥二4的軸線朝向外側向下傾斜。也可以采取兩個壓輥均向外側向下傾斜,位于筋6外側的壓輥傾斜量加大的手段。
本實用新型為減少變形量、使滾壓加工輕松,還提出了第三實施方案,如圖4所示,將所述立面相對于加工時運動方向向后偏離模座1軸心線0.1-5mm。該立面即為包含滾筋頭3、壓輥一2和壓輥二4的軸線的立面。此外,在應用中應該保持該立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線與筋6相垂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未經揚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15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苜蓿疫霉根腐病菌檢測的LAMP引物組
- 下一篇:PTT PBS并列纖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