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型除塵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230864.7 | 申請日: | 2009-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093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紅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紅兵 |
| 主分類號: | A47L5/22 | 分類號: | A47L5/22;A47L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吳靜安 |
| 地址: | 210049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型 除塵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尤其涉及一種微型除塵器。
背景技術
除塵是日常生活中幾乎天天要做的事情。而目前我國大部分家庭、辦公室等室內(nèi)家具的除塵基本靠用抹布擦拭來來完成的。用抹布擦拭既會留下水漬,又會產(chǎn)生大量的毛衣,干燥后的毛衣又將成為新的灰塵。同時,擦拭灰塵的抹布要繼續(xù)使用,就要用水不斷地將其上的灰塵清洗掉。試想一下,每天全國有多少家庭和辦公室需要擦拭灰塵,又有多少抹布需要清洗,每天用于清洗抹布的用水應是十分驚人的。而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相對缺乏的國家,尤其在西部。
當然一些家庭、單位和賓館用吸塵器除塵。用吸塵器除塵可節(jié)省水資源,除塵效果好,但往往用于除塵面積較大的地方,如地板的除塵等。這是由于現(xiàn)有的吸塵器體積相對較大,并使用交流電,使用時要受到電源線的牽制,對角角落落的除塵并不方便,因而其使用受到一定的制約。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替代抹布、使用十分靈便的一種微型除塵器,它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包括可換刷頭、主殼體、后殼體、垃圾袋、固定圈、風扇、電機、電機支架、電池盒、電源開關和電源指示燈,可換刷頭和后殼體分別連接在主殼體的前、后端,垃圾袋的開口端連接在固定圈上,固定圈插接在可換刷頭或后殼體的內(nèi)腔,電機支架固定在主殼體內(nèi),電機置于電機支架上,電池盒置于后殼體內(nèi),電源開關和電源指示燈置于主殼體或后殼體壁上并通過導線與電池盒上的電源觸點連接,所述可換刷頭為中空結構并與主殼體和后殼體的內(nèi)腔連通,可換刷頭前端設有吸塵口,刷毛沿吸塵口均勻分布,后殼體的后端面上設有風孔,風扇轉動時,形成自吸塵口至風孔的風道。
所述的一種微型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換刷頭通過后端的錐孔插接鎖緊在主殼體的前端。
所述后殼體通過螺紋旋接在主殼體的后端。
所述固定圈的外圓周面上設有凹槽,垃圾袋的開口端穿過固定圈翻卷在固定圈的外圓周面上,并由置于凹槽內(nèi)的牛皮筋將垃圾袋箍勒在固定圈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操作方便,手持微型除塵器就像拿住一塊抹布一樣靈便,可替代抹布對家具、家用電器、紗門紗窗上的灰塵及床鋪、沙發(fā)上的毛發(fā)、皮屑等進行清理,灰塵、毛發(fā)等廢棄物收集在垃圾袋中,只要將其倒出,不需要經(jīng)常清洗,節(jié)約水資源;2)除塵效率高,同時不需要不斷清洗抹布,提高了除塵工作的效率;3)本實用新型的微型除塵器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成本低,其外殼可利用廢棄的飲料瓶、食品盒等,節(jié)約資源,提高再生資源的利用率,符合當前節(jié)能減排的發(fā)展方向。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A剖視圖。
圖3是窄矩形吸塵口的可換刷頭。
圖4是圖3中的B-B剖視圖。
圖5可換刷頭與主殼體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M位置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可換刷頭,1a活動接口處,1b錐孔,1c吸塵口,2垃圾袋,3風扇,4電機,5電機支架,6電源指示燈,7電源開關,8后殼體,8a風孔,10主殼體,10a活動接口處,11電池盒,12牛皮筋,13固定圈,13a凹槽,14導線,15刷毛,16垃圾。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優(yōu)點做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1,本實用新型的微型除塵器主要由可換刷頭1、主殼體10、后殼體8、垃圾袋2、固定圈13、風扇3、電機4、電機支架5、電池盒11、電源開關7和電源指示燈6組成。可換刷頭1和后殼體8分別與主殼體的前、后端連接形成一個外殼體。可換刷頭1為中空結構,其前端設有吸塵口,刷毛15沿吸塵口均勻分布,吸塵口為圓形,請參見圖2。可根據(jù)不同的吸塵位置來選擇可換刷頭1,圖3是具有窄矩形吸塵口的可換刷頭,其吸塵口形狀見圖4。后殼體10的后端面上設有風孔8a,整個外殼體的內(nèi)腔相互連通,形成自吸塵口1c至風孔8a的風道。
電機支架5固定在主殼體10內(nèi),電機4置于電機支架6上,電池盒11置于后殼體8內(nèi),后殼體8通過螺紋旋接在主殼體10的后端。電源開關7和電源指示燈6置于主殼體10或后殼體8的壁上并通過導線14與電池盒11上的電源觸點(未畫出)連接。
參照附圖5、圖6,可換刷頭1上設有與主殼體10插接的活動接口1a,該活動接口的結構可參見圖5中M部位的局部剖視圖及圖6,該活動接口實質是在可換刷頭1的后端設置與主殼體前端錐面相同錐度的錐孔1b,其錐度基本等于摩擦角。這樣可換刷頭通過后端的錐孔插接鎖緊在主殼體的前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紅兵,未經(jīng)劉紅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086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新型氣體節(jié)流閥
- 下一篇:背光板夾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