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夾帶平行光纜制作的導引模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230078.7 | 申請日: | 2009-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559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孫志雄;萬冰;阮云芳;熊壯;許定昉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 地址: | 430073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夾帶 平行 光纜 制作 導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夾帶平行光纜制作的導引模。
背景技術
隨著光纖通信的迅猛發展,已出現有在纜芯兩側夾帶平行鋼絲作為抗拉件的光纜結構。該夾帶平行鋼絲結構的光纜在加工制作過程中,在鋼絲和光纜纜芯進入模芯成型前通常是通過引導模大致固定光纜纜芯和鋼絲的相對位置,也即鋼絲和纜芯要穿過模芯須先穿過導引模上的穿引孔。現有的導引模均為整體型,由于導引模有一定重量,因此在穿上導引模后再穿鋼絲過模芯時非常不便,特別是有多根鋼絲時,經常出現打絞現象,影響生產進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便于鋼絲穿過模芯的用于夾帶平行光纜制作的導引模。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有圓塊狀的模體,模體中間開設穿纜孔,在穿纜孔兩側對應布設鋼絲穿孔,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模體對稱分割成兩半,并從分割斷面開設穿引通槽,穿引通槽與鋼絲穿孔相貫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鋼絲穿孔一側設置2個,對稱布設在穿纜孔兩側上下,每個鋼絲穿孔與一條穿引通槽相連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鋼絲穿孔孔徑為2mm~6mm,同側相鄰兩鋼絲穿孔孔壁間距為5mm~18mm。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穿引通槽槽寬為2mm~6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時可先將鋼絲和纜芯穿過模芯,然后再將本實用新型的兩半模體從側向的穿引通槽進入到鋼絲穿孔,兩半模體合攏即成穿入鋼絲和纜芯的導引模。這樣不僅大大簡化了鋼絲穿模的操作過程,便于鋼絲穿孔及導引模的裝卸,而且避免了穿引鋼絲的打絞和出錯,提高了夾帶平行光纜的制作質量,也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2為圖1中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1中半個模體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包括有圓塊狀的模體1,所述的模體由對稱分割成兩半的半圓模體合并而成,模體中間開設穿纜孔4,穿纜孔由兩個半圓孔相合而成,穿纜孔兩端倒有圓弧角。在穿纜孔兩側對應布設鋼絲穿孔2,鋼絲穿孔一側設置2個,對稱布設在穿纜孔4兩側上下,鋼絲穿孔的兩端倒圓弧角,每個鋼絲穿孔與一條斜向開設的穿引通槽3相連通,穿引通槽從半圓模體的分割斷面始,斜向延伸至鋼絲穿孔與其相貫通;所述的鋼絲穿孔孔徑為2mm~6mm,同側相鄰兩鋼絲穿孔孔壁間距為5mm~18mm,穿引通槽槽寬為2mm~6mm。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通過外圓與模座配置定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未經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3007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