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蝸輪軸鋼球裝配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27467.4 | 申請日: | 2009-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711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羅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唯思凌科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4 | 分類號: | B23P19/04 |
| 代理公司: | 荊州市亞德專利事務所 42216 | 代理人: | 陳德斌 |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蝸輪 軸鋼球 裝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球裝配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蝸輪軸鋼球裝配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轉向柱管中的蝸輪軸與滑套之間裝配有鋼球,由于蝸輪軸與滑套之間的空間狹小,無導向、盲槽等,沒有可借助的形式,鋼球裝配時非常困難。因此,大多數企業都是采用手工方式裝配,手工裝配不僅處于一個比較落后的工作狀態,同時,也因裝配員工的靈活性、耐心、細心的程度不同,漏裝、錯裝的現象時有發生,給企業的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都帶來較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鋼球分配器將鋼球分配裝入到蝸輪軸與滑套之間進行裝配,裝配時間短,效率高,無漏裝、錯裝現象,以解決現有落后的手工裝配方式,杜絕漏裝、錯裝現象的發生,確保產品質量的蝸輪軸鋼球裝配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
該蝸輪軸鋼球裝配裝置由自動上料器,在位檢測傳感器,導管,鋼球分配器,工件支架,貯球器構成,其特征在于:工作臺面的支架上裝有自動上料器,自動上料器上裝有導球管,導球管一端的端頭上裝有貯球器;自動上料器的下方依次裝有震動器和鋼球分配器,自動上料器的一側裝有真空發生器和壓力傳感器;鋼球分配器的一側裝有在位檢測傳感器,鋼球分配器下方的工作臺面上裝有工件支架。
所述的鋼球分配器為一圓柱體,其中心制有盲孔,盲孔經導管與真空發生器和壓力傳感器連接;其表面間隔均布有上鋼球槽和下鋼球槽,上鋼球槽和下鋼球槽上制有與盲孔相通的通孔。
所述的壓力傳感器和在位檢測傳感器經導線分別與可編程控制器PLC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蝸輪軸鋼球裝配裝置通過自動上料器將要裝配的鋼球由導球管輸送到貯球器上,通過真空發生器產生的負壓,將鋼球吸附在鋼球分配器的通孔上,再由鋼球分配器將鋼球裝入蝸輪軸與滑套之間。整個裝配過程中鋼球不與裝配人員接觸,保證了鋼球的潔凈度。在鋼球分配過程中,由壓力傳感器檢測鋼球是否分配到位,由在位檢測傳感器檢測鋼球的裝配到位情況,一旦有漏裝、錯裝現象發生將會反映到可編程控制器PLC中報警提醒,有效避免了手工裝配時常有鋼球漏裝、錯裝現象發生的問題,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蝸輪軸鋼球裝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蝸輪軸鋼球裝配裝置的鋼球分配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自動上料器,2、真空發生器,3、壓力傳感器,4、導球管,5、鋼球分配器,6、貯球器,7、工件支架,8、工作臺面,9、下鋼球槽,10、上鋼球槽,11、支架,12、在位檢測傳感器,13、通孔,14、震動器,15、導管,16、盲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蝸輪軸鋼球裝配裝置由自動上料器1、真空發生器2、鋼球分配器5、貯球器6、工件支架7、工作臺面8、在位檢測傳感器12、導管15構成。工作臺面8上裝有支架11,支架11上裝有自動上料器1,自動上料器1的下方依次裝有震動器14和鋼球分配器5。自動上料器1上裝有導球管4,一側裝有真空發生器2和壓力傳感器3,鋼球分配器5的一側裝有在位檢測傳感器12。鋼球分配器5為一圓柱體,其中心制有盲孔16,盲孔16經導管15與真空發生器2和壓力傳感器3連接。鋼球分配器5的表面間隔均布有與外螺旋槽軸類工件的螺旋槽數目相等的四條下鋼球槽9和四條上鋼球槽10,下鋼球槽9和上鋼球槽10上制有與盲孔16相通的通孔13。自動上料器1上裝有與下鋼球槽9和上鋼球槽10數目相等的導球管4,導球管4一端的端頭上裝有貯球器6。鋼球分配器5下方裝有工件支架7;壓力傳感器3和在位檢測傳感器12分別經導線與可編程控制器PLC(圖中未畫出)連接。
該蝸輪軸鋼球裝配裝置工作時,首先將鋼球放入自動上料器1內,將外螺旋槽軸類工件放置到工件支架7上,并將彈簧工件和內環槽滑套工件依次套裝到外螺旋槽軸類工件上。鋼球通過自動上料器1經導球管4輸送到貯球器6內,在真空發生器2的作用下,鋼球被吸附到通孔13上保持。在此過程中,若有鋼球沒有被吸附到通孔13上,真空發生器2的壓力將發生變化,則由壓力傳感器3將變化信號傳遞給可編程控制器PLC,由可編程控制器PLC報警提醒。
鋼球被自動保持到通孔13上的同時,裝外螺旋槽軸類工件,在彈簧的作用下,它的上端與鋼球分配器5的下端緊密貼合,并且下鋼球槽9和上鋼球槽10也與軸類工件上的外螺旋槽相銜接。
套裝在外螺旋槽軸類工件上的雙排或多排內環槽滑套工件,采用手動上行的方式與貯球器6一起上行(也可采用氣動夾持上行),在此過程中,貯球器6與內環槽滑套工件上行的到位情況由在位檢測傳感器12檢測,假如沒有到位,則將信號傳遞給可編程控制器PLC,由可編程控制器PLC報警提醒。各部件到位后由鋼球分配器5將鋼球沿下鋼球槽9和上鋼球槽10導入雙排或多排內環槽滑套工件內定位,然后內環槽滑套工件下行,鋼球呈間隔狀落入外螺旋槽軸類工件與內環槽滑套工件之間,一個裝配工作周期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唯思凌科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湖北唯思凌科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2746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