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并條機大隔距傳動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27280.4 | 申請日: | 2009-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259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姜正俊;劉志堅;袁顯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云龍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H5/18 | 分類號: | D01H5/18;D01H5/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2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并條 隔距 傳動 裝置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領域,具體的說是并條機上一種大隔距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紡織生產廠家中,企業為了生存,就會多元化生產,混紡一些滌綸、毛、麻、化纖品種,這些纖維都比較長,在80-120mm左右,一般的并條機在紡這些品種時,由于隔距較小(在22-76mm),不但不能完全將滌綸、毛、麻、化纖的這些纖維牽伸開,而且還容易纏繞羅拉和皮輥,紡出來的纖維質量差,影響生產效率,造成成紗指標過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并條機由于隔距較小,紡滌綸、毛、麻、化纖的棉條易纏繞羅拉和皮輥,影響生產效率,造成成紗指標過低的產品質量問題,提供了一種并條機大隔距傳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并條機大隔距傳動裝置,由車面、壓輥傳動軸、一羅拉、托棉棒、二羅拉、三羅拉、羅拉凳子、聯軸節、給棉傳動軸、給棉座構成,其特殊之處是:在車面上安裝2對羅拉凳子,在羅拉凳子最前邊安裝一羅拉,中間安裝二羅拉,三羅拉安裝在給棉座前面,最后面安裝給棉座,給面座里面安裝給棉傳動軸,在一羅拉和二羅拉,二羅拉和三羅拉之間安裝托棉棒,在羅拉凳子前端安裝壓輥傳動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便于安裝拆卸,隔距達到80-120mm,混紡滌綸、毛、麻、化纖等長纖維能力強,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結構視圖,并作摘要附圖。
在圖中,1車面、2壓輥傳動軸、3一羅拉、4托棉棒、5二羅拉、6羅拉、7羅拉凳子、8聯軸節、9給棉傳動軸、10給棉座。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在車面1上安裝二對羅拉凳子7,在羅拉凳子7最前邊安裝一羅拉3,中間安裝二羅拉5,三羅拉6安裝在給棉座10前面,最后面安裝給棉座10,給面座10里面安裝給棉傳動軸9,在一羅拉3和二羅拉5,二羅拉5和三羅拉6之間安裝托棉棒4,在羅拉凳子7前端安裝壓輥傳動軸2。主電機通過車頭傳動裝置,直接傳動一羅拉3、壓輥傳動軸2和三羅拉6及給棉傳動軸9,給棉傳動軸9通過聯軸節8將動力傳動給車尾傳動裝置,然后再將動力調整后傳給二羅拉5達到給便牽伸的作用。纖維棉條在一羅拉3、二羅拉5、三羅拉6牽伸過程中,由于隔距達到80-120mm,羅拉之間的棉條容易產生下墜,產生意外牽伸,增加了短纖維的產生,影響了棉條的質量,而托棉棒4的作用是保護棉條在牽伸過程中不產生意外牽伸,并控制短纖維的產生和清潔,從而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云龍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青島云龍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2728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廣口瓶回旋式倒汁機翻瓶機構
- 下一篇:屁股扭扭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