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喝茶水后剩余茶葉收集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26871.X | 申請日: | 200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244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憲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憲民 |
| 主分類號: | B01D29/03 | 分類號: | B01D29/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100 山東省萊蕪市鳳***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水 剩余 茶葉 收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喝剩后的傾倒過濾收集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喝茶水后剩余茶葉收集器。
技術背景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飲茶的人與日劇增,甚至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據統計,全國有1/3的人都在飲茶,由于茶具有防止人體膽固醇升高和心肌梗塞的作用,且促進人體脂肪代謝、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所以,中老年人飲茶可有利于身體保健,因此,在當前自然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下,特別是在城市居住的人們,更需要經常喝點茶。喝后的剩余茶葉,雖然已經過浸泡,但其有用成分仍含有30%以上,據有關資料證明,如果將喝剩后的茶葉曬干,鋪撒在潮濕處,還能夠去潮。但是,目前,人們通常將喝剩后的茶葉連同水一起倒入水池中,不僅造成了水池的堵塞,而且造成相當大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方便、衛生,能將喝茶水后剩余的茶葉集中收集利用的喝茶水后剩余茶葉收集器。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梯臺狀杯體、分層過濾板、過濾網和漏水托盤構成,在梯臺狀杯體的環形梯臺面上設分層過濾板,過濾網擔置在梯臺狀杯體內下部的環形梯臺面上,梯臺狀杯體置于漏水托盤內,在漏水托盤的底部設支撐腿。
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分層過濾板設上、下兩層,上層的濾孔孔徑為5-10mm,下層的濾孔孔徑為2-5mm,梯臺狀杯體的上端設有倒入口,在梯臺狀杯體的底壁中部和漏水托盤的底壁中部分別設有相對應的漏水孔。
在過濾網上粘結一層過濾網布,過濾網布為透水性較好的布料;
所述的梯臺狀杯體底壁中部的漏水孔與漏水托盤底壁中部的漏水孔直徑相等;所述的支撐腿為空腔體;所述的梯臺狀杯體、分層過濾板、過濾網、漏水托盤均用耐腐蝕性能好的鋁合金材料制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方便、衛生,能將喝茶水后剩余的茶葉分層過濾,集中收集,重新利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沿軸向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制作本實用新型。該喝茶水后剩余茶葉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梯臺狀杯體1、分層過濾板2、過濾網4和漏水托盤5構成,在梯臺狀杯體1的環形梯臺面上設分層過濾板2,過濾網4擔置在梯臺狀杯體1內下部的環形梯臺面上,梯臺狀杯體1置于漏水托盤5內,在漏水托盤5的底部設支撐腿6。
所述的分層過濾板2設上、下兩層,上層的濾孔孔徑為5-10mm,主要過濾大葉的茶葉,下層的濾孔孔徑為2-5mm,主要過濾小的茶葉沫,梯臺狀杯體1的上端設有倒入口7,在梯臺狀杯體1的底壁中部和漏水托盤5的底壁中部分別設有相對應的漏水孔8、9。
在過濾網4上粘結一層過濾網布3,過濾網布3為透水性較好的布料;
所述的梯臺狀杯體1底壁中部的漏水孔8與漏水托盤5底壁中部的漏水孔9直徑相等;所述的支撐腿6為空腔體;所述的梯臺狀杯體1、分層過濾板2、過濾網4、漏水托盤5均用耐腐蝕性能好的鋁合金材料制作。
使用時,將梯臺狀杯體1放入漏水托盤5中,將喝剩的茶葉和水一同倒入梯臺狀杯體1中,通過過濾,喝剩的大片茶葉留置在上層過濾板上,剩余的茶葉沫留置在下層過濾板上,水經過過濾網4通過漏水托盤5下方的漏水孔9直接流入下水管道,然后將分層過濾板取出,將茶葉倒入晾曬板上曬干,收集再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憲民,未經趙憲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2687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印刷機自動標記裝置
- 下一篇:凹版印刷機直壓式離合壓蓄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