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結構傳動聯軸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23743.X | 申請日: | 2009-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175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建林 |
| 主分類號: | F16D3/20 | 分類號: | F16D3/2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時立新 |
| 地址: | 710086***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傳動 聯軸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聯軸器。
背景技術
在現有使用傳動聯軸器的行業中,萬向聯軸器主要是以十字軸和叉頭裝配組合來補償軸與軸之間的角度和傳遞扭矩,尤其是在鋼鐵行業中的軋機,如型鋼軋機、高速線材、棒材、板材等生產軋線中使用的萬向聯軸器承載扭矩高,但現有萬向軸的使用壽命短、造價成本高、維修更換困難、影響生產效率、又是對冶金軋鋼、起重設備、運輸機械等企業設備的關鍵使用部件。
1、現有的萬向聯軸器主要是由兩個叉頭、一個十字包(十字軸和軸承)所組成活動關節,在使用過程中叉頭在受傳遞扭力作用下容易產生變形,原因是叉頭是兩點受力,應力集中容易產生斷裂或里面的軸承變形損壞。
2、現有聯軸器結構形式上,補償角度受限制。
3、現使用的萬向聯軸器裝配時安裝困難,加工工藝復雜、生產周期長,在使用轉速超過300轉需做動平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傳遞扭矩大,便于生產加工,不易變形,使用壽命長,可補償傳遞角度的萬向聯軸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結構傳動聯軸器,包括傳動套和銷軸,包括端部帶有球體的傳動軸,傳動套內設有空腔和軸孔,所述傳動軸球體部分位于空腔內,軸部分位于傳動套外,銷軸沿徑向設置且兩端分別穿插進傳動套以及球體內,銷軸一端為錐形,所述錐形端所對的球體或者傳動套上沿軸向設有滑槽,所述錐形端位于滑槽內且與滑槽的底面相對應。
所述銷軸錐形端位于銷軸下端,滑槽設置在球體上,錐形面由兩相對斜面組成,另兩相對面為垂面,兩垂面之間的距離與滑槽寬度適配,兩垂面高度高于錐形面高度。
所述傳動套為端部帶法蘭盤的圓柱形套筒,套筒的圓柱形表面對應銷軸設有銷軸孔并且外圈套設有密封套。
所述銷軸的錐面位于上端,滑槽設置于傳動套上。
所述銷軸的上端面的周圈套設有銷軸方套,銷軸方套內圈與錐面形狀相適配,外圈為方形,銷軸方套位于滑槽內,并且方形部分與滑槽寬度相適配。
所述傳動套為端部帶法蘭盤的圓柱形套筒,套筒圓柱形表面對應銷軸設有滑槽并且外圈套設有密封套。
所述銷軸為圓柱形,銷軸下端面的位置不超過傳動軸球體的中心。
在使用時,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傳動聯軸器可采用兩個配套使用,兩傳動軸的軸端可通過任一方式對接,兩傳動套的法蘭盤位于兩相對端,為了補償兩連接部件之間的傳遞角度差,傳動軸前端球體可以在傳動套里面做一定角度的轉動,所以傳動軸傾斜一定角度。銷軸也可圍繞自身軸線在銷軸孔內做一定角度的轉動,這時銷軸錐形端的兩個斜面均可沿滑槽長度方向分別與滑槽底面相對或者相接觸,實現了萬向旋轉補償角度作用。銷軸與傳動套以及傳動軸相互配合接觸達到傳遞扭矩的作用。在和現使用的萬向聯軸器同等型號下,與現使用的萬向聯軸器相比,加大了十字軸承載力矩的圓周直徑,所以新結構聯軸器傳遞扭矩較大。與現使用的萬向軸外徑——叉頭外徑相比較,加大了圓周直徑。新結構傳動聯軸器主傳動套是整體結構設計,不容易產生變形,相應的加大了承載扭矩。在整體結構上設計合理、制造工藝和加工設備簡單,裝配簡單,維修方便等優點。在制造加工生產過程中,生產周期短、組裝和安裝快捷簡單。減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加工成本費用。使用壽命長,現場使用過程中維修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A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B-B視圖;
圖6是實施例2中的銷軸方套的主視圖;
圖7是圖6的俯視圖;
圖8是圖6的左視圖。
圖9是實施例2中銷軸的主視圖;
圖10是圖9的左視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建林,未經陳建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2374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厭氧生化反應器
- 下一篇:焦油蒸餾工段瀝青余熱利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