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機車車輛用軸溫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222717.5 | 申請日: | 2009-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888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旭如;李學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K7/02 | 分類號: | G01K7/02;G01K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楊俊波 |
| 地址: | 10008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車車輛 用軸溫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傳感器,特別是有關一種例如動車組、鐵路列車、輕軌、地鐵等軌道機車車輛用軸溫傳感器。
背景技術
保證動車組、高速及準高速旅客列車、貨運列車、地鐵、輕軌等軌道機車車輛的運行安全非常重要。其中車輛車輪軸承的溫度是衡量安全性能的眾多指標中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目前普遍采用軸溫傳感器在軸溫超過許用溫度值時進行超溫報警,以保證車輛運行安全。
軸溫傳感器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的電器元件。依殼體內設置的電器元件的不同,目前普遍使用的軸溫傳感器包括兩類。一類是國內采用的在殼體內設置的電器元件為半導體測溫的溫度傳感器的軸溫傳感器,另一類是在引進動車組中,國外所采用的在殼體內設置的電器元件為溫度熔斷器的軸溫傳感器。由于在車輛運行過程中,車輪軸承部位會受到很強的振動,所有的軸溫傳感器,不論殼體內設置的電器元件是半導體測溫的溫度傳感器,還是溫度熔斷器,這些電器元件都會因受到強烈的振動而影響到壽命,更會導致電器元件的使用壽命縮短,危急了行車安全,也增加了機車安全運行的維護成本。
另外,目前所普遍使用的兩類軸溫傳感器中:半導體測溫的溫度傳感器的優點是能獲得溫度數值,再通過串行通信方式傳輸到主機,從而能實現實時溫度數據采集,便于車輛管理人員觀測,掌握車輪軸承在正常運行時的參考數據,還能夠通過軸承溫度曲線來判斷車輪軸承的早期故障;但缺點是由于測溫原理較復雜,故障較多,與主機的通信易受干擾,較多誤報,若關鍵時刻不起作用或者被管理人員忽視將會危及行車安全。而溫度熔斷器的優點是原理簡單,溫度超過標稱熔斷值即熔斷;但溫度熔斷器的缺點是不能顯示正常運行時的軸承溫度值,用戶不能了解軸承運行狀態,直到發生故障影響列車運行時才知道軸承有問題,不利于車輛管理人員掌握相關信息,并且溫度熔斷器一旦熔斷,整個車輛將會停止運行,這將導致巨大的經常損失。目前所普遍使用的兩類軸溫傳感器都是單獨使用的,在機車領域還沒有同時具有測溫功能和熔斷功能的雙效軸溫傳感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機車車輛用軸溫傳感器,能有效的緩沖車輛運行過程中對傳感器殼體內部電器元件的強烈振動,能提高軸溫傳感器使用壽命,保證車輛運安全。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機車車輛用軸溫傳感器,既能顯示機車運行中的軸溫變化,又能在軸溫過高時由高溫導致熔斷器熔斷,確保可靠地發出故障報警,保證機車運行安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機車車輛用軸溫傳感器,包括有殼體及設置于所述殼體內部的電器元件,在所述殼體內設有減震導熱材,所述電器元件位于所述減震導熱材內部并與殼體的內壁面保持一定距離。
優選的,所述減震導熱材灌注于所述殼體內,所述電器元件埋置于所述減震導熱材內部。
優選的,所述減震導熱材為電子灌封膠。
優選的,所述電器元件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溫度熔斷器。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電器元件還包括與分別與所述溫度傳感器、溫度熔斷器相連接的電路板。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電器元件包括溫度傳感器。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電器元件包括溫度熔斷器。
優選的,所述殼體由導熱金屬制成,包括具有腔室的主殼體和配置在所述主殼體一端的蓋體,所述電器元件靠近所述腔室的頭部。
根據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效果是顯著的:
一、本實用新型將傳感器內部的電器元件懸浮在減震導熱材中,電器元件沒有直接接觸到殼體的內壁面,因此能有效降低傳感器內部電器元件受到的振動,顯著延長軸溫傳感器整體的使用壽命,保證車輛運安全。
二、本實用新型在一個軸溫傳感器中同時包括了溫度傳感器和溫度熔斷器,因此能將二者的優點結合起來,克服了各自的不足,軸溫報警器既能由溫度傳感器顯示運行中的軸溫變化,又能在軸溫過高時由高溫導致熔斷器熔斷,大大提高了可靠性,成為一個具有雙重功能的軸溫傳感器,能可靠地發出故障報警,保證車輛運行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未經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227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尼龍裝飾錐的表面電鍍工藝
- 下一篇:一種利用回收地溝油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