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22216.7 | 申請日: | 2009-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167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杰;吳占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杰;吳占松 |
| 主分類號: | H02N6/00 | 分類號: | H02N6/00;H01L31/048;H01L31/052;H01L31/024;H01L31/02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發電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設置反光鏡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發電裝置,屬于可再生能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能源消費構成是以煤、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為主。不可再生能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不僅帶來了能源危機,更帶來了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為了社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能源與環境的安全,世界各國都在大力開發新能源、特別是注重無碳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而太陽能正是最大的無炭能源,每小時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光的能量高達4.3x1020焦耳,超過全球一年所消耗的總能量。充分而有效地大量利用太陽能將極大地緩解能源缺乏的壓力、改善環境、減小溫室氣體所引起的氣候變化。
然而,目前太陽能發電所提供的電力少于全球電力的1%。太陽能目前的利用狀況和其巨大未開發利用的潛力之間的極大差異表明太陽能利用技術,特別是太陽能發電技術亟需提高,尤其是要降低發電成本,提高太陽能發電設備的性價比。
近三十年來,太陽能利用技術在研發、產業化、市場開拓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成為世界快速、穩定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但在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所研究的主要是提高單片光伏電池片的性能,包括轉換效率、材料選取、壽命及穩定性等;所采用的受光方式基本上是太陽光線直接垂直照射光伏電池片的方式。到目前為止,工業規模生產的光伏電池片的最高轉換率為17%左右,按現在的封裝方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最大功率每平米不超過170W,也就是說1MW的太陽能電站至少要占地10畝以上。這樣,高成本的光伏電池片再加上大量的用地,使得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地阻礙了太陽能發電的發展。因此,開發出一種利用現有的光伏電池片,通過增強受光強度提高發電功率,從而降低發電成本的光伏發電技術是十分必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即利用現有的光伏電池片,通過增強受光強度提高原電池片的發電功率,從而進一步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有利于促進太陽能發電的快速發展。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光伏電池組件、放置光伏電池組件的組裝框架以及反光鏡,所述的光伏電池組件從上至下依次是由封裝玻璃、多片成陣列布置的光伏電池片、絕緣層及散熱層組裝而成,所述的反光鏡設置在每個光伏電池組件的一側或兩側;反光鏡通過調整螺栓與組裝框架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反光鏡為平面反射鏡或平面聚光反射鏡;所述的光伏電池片為單晶硅光伏電池片、多晶硅光伏電池片、非晶硅光伏電池片或薄膜光伏電池片;所述的散熱層采用金屬板,該金屬板作為太陽能光伏電池封裝的襯底。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電池發電裝置還包括一個自動跟蹤太陽位置的可旋轉二維調節平臺。所述的自動跟蹤太陽旋轉的二維調節平臺包括下支架9和上支架10組成的雙層支架、齒條、齒圈和減速電機組合件、底座及控制器;所述的雙層支架的一邊通過鉸鏈鏈接,相對的另一邊由齒條支撐并調節;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齒輪與齒圈嚙合,帶動雙層支架轉動。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反光鏡提高光伏電池片的受光強度,可顯著提高光伏電池片的發電功率。按圖1的結構,僅在單側設置平面反射鏡時的實驗顯示,一組不設反光鏡時開路電壓不足20V、短路電流1.16A的光伏電池組件,在增設一平面反光鏡并調整好角度后,開路電壓達到22V、短路電流1.95A,可提高發電功率70%以上;如兩側加設反光鏡或采用平面聚光反射鏡則效果會更好。由此可較大幅度地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在單側設置反光鏡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光伏電池片組件的斷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在兩側設置反光鏡的光伏發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自動跟蹤太陽位置的旋轉二維調節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反光鏡;2-調整螺栓;3-組裝框架;4-光伏電池組件;5-封裝玻璃;6-光伏電池片;7-絕緣層;8-散熱層;9-上層支架;10-下層支架;11-鉸鏈;12-齒條;13-齒圈和減速電機組合件;14-軸承系統;15-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和工作原理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杰;吳占松,未經張杰;吳占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2221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常規負載的節能電機軟起動器
- 下一篇:電力架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