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覆膜板材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220657.3 | 申請日: | 2009-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396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世玉;陳文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世玉;陳文正 |
| 主分類號: | F16S1/00 | 分類號: | F16S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 11301 | 代理人: | 牟長林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板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覆膜板材,尤指一種表面邊緣具有弧狀的覆膜板材。
背景技術
木材制品通常通過涂裝,尤其是透明涂裝,一方面對于木材進行防護,例如保護木材表面避免污染、腐蝕、蟲蛀。一方面借助透明涂料表現(xiàn)木材本身紋路美感,而現(xiàn)有技術的涂裝具有生物的個別及不均的特性,且顏色也未盡相同,故需要手工依據(jù)手法、工法涂裝,同時厚薄、均勻度均需要細心、耐心涂裝。
而在板材涂裝過程,請參閱圖3所示,由于板材1通常為平板狀,其裁切過程,該板材1的邊緣11,依據(jù)刀具的裁切過程而形成平直狀,而當涂裝(通常為涂刷)過程,例如使用硝化纖維素涂料(一般俗稱拉卡(Lacquer)),往往其涂膜較硬且不具彈性,所以往往加入相當量的可塑劑,以便改良其物理性質,或者也可以選用其他不同種類的溶劑調配的樹脂涂料。但即使如此,所形成的涂膜,等待溶劑揮發(fā)干燥之后,其貼附于板材1表面形成一覆膜12。而該覆膜12在硬化后也會形成一個邊緣121平直的現(xiàn)象。由于木材制品,應該具有一種溫暖、舒服的材質特性,若是板材1的邊緣11過于平直,涂刷也使得覆膜12的邊緣121產生平直的現(xiàn)象,對于成品而言,并不能充分符合人性需求。
有鑒于前述的問題,主要是因為該涂裝的工法,皆以涂刷為之,而涂刷所造成的膜層,隨涂裝施工者的手法而異,涂裝施工者遇到板材1的邊緣11必然慣性停止涂刷,因此造成該覆膜12自然形成平直邊緣121。
再者,由于涂刷必須因此添加溶劑,以輔助該樹脂涂料流動。但是當干固時,溶劑揮發(fā)后,該樹脂涂料的溶質部分留下,由于分子間為填補該溶劑的揮發(fā)而產生互相重新鍵結或結合,因此表面會產生不平整。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圓潤、溫暖、舒服的材質特性的覆膜板材。
有鑒于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本創(chuàng)作者認為應有一種改善的構造,而設計一種覆膜板材,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
一種覆膜板材,至少包括:一個板材;一個覆膜,設于該板材表面,該覆膜的外側正面邊緣至該板材之間為弧狀過渡。
該覆膜為透明材料。
該覆膜的高度大于1mm。
本實用新型覆膜板材所達到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該樹脂覆料邊緣至該板材之間形成一弧狀后,形成干固的覆膜,借此使得板材成品具有一種圓潤、溫暖、舒服的材質特性,充分符合人性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成品及其局部放大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制作狀態(tài)立體示意及其局部放大圖。
圖3是現(xiàn)有技術的制作狀態(tài)以及成品局部放大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板材????????11.邊緣?????12.覆膜????121.邊緣
2.覆膜板材????21.板材?????22.覆膜????22A.樹脂覆料
221.邊緣??????3.皿狀模具??31.側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借助圖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特色以及實施例,使貴審查委員對于本實用新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種覆膜板材2,該覆膜板材2包括一板材21以及一覆膜22,該覆膜22設于該板材21表面,該覆膜22的外側正面邊緣221至該板材21之間形成一弧狀過渡。
至于本實用新型的制作方法,雖非本實用新型的保護內容,但為更進一步的了解新型內容,特此說明如下:請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將一板材21置于一皿狀模具3內;于該板材21表面鋪設一樹脂覆料22A,其中該樹脂覆料22A為透明,且較優(yōu)選使用的該樹脂覆料22A一種無溶劑形態(tài)的透明樹脂,使該樹脂覆料22A等高或略高于該皿狀模具3的側壁31;為求均勻、飽滿的附著,本實用新型的該樹脂覆料22A的高度(或稱厚度)優(yōu)選為大于1mm。然后靜置,且使該樹脂覆料22A的邊緣221自然流動,使該樹脂覆料22A邊緣221至該板材21之間形成一弧狀后,形成如圖1所示干固的覆膜22。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利用該樹脂覆料于該板材表面,利用表面張力,配合自然重力與流動的特性,使該樹脂覆料邊緣至該板材之間形成一弧狀后,形成干固的覆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實符合產業(yè)利用性,且未于申請前見于刊物或公開使用,也未為公眾所知悉,且具有非顯而易知性,符合可專利的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惟上述所陳,為本實用新型產業(yè)上一較佳實施例,舉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皆屬本案訴求標的的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世玉;陳文正,未經林世玉;陳文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2065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