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219212.3 | 申請日: | 2009-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665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宗憲;蘇文銘;余誠文;蘇正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52 | 分類號: | B60R19/52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樹明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形 水箱 護罩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特別是關于一種可提升全地形車冷卻效果的水箱護罩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的全地形車1,如圖1所示,主要是由車架11、轉向機構12、前輪13、乘坐部14、后輪15、引擎16及無級變速系統2所構成,該車架11的前方樞設有轉向機構12,該轉向機構12的下方設有一組前輪13,而車架11的上方設有乘坐部14,乘坐部14的下方為引擎16,該引擎16借由曲軸帶動無級變速系統2,該無段變速系統2后方設有一組后輪15,而全地形車1作動時,是將外界導入的新鮮空氣和燃油混合為油氣后,再將油氣輸入引擎16內燃爆產生動力,而推動活塞做高速往復運動,再以與活塞連動的曲軸來帶動皮帶傳動式的無級變速系統2,再由該無級變速系統2來驅動后輪15的轉動,后輪15則帶動前輪13同步轉動,來達到行進的目的。
請配合圖2參閱,現有的全地形車1于前車體蓋3的下方設置有一冷卻器4,該冷卻器4具有一水箱41,該水箱41是位于車輛的前端處,于水箱41前方設有一水箱護罩31,該水箱護罩31上設有數個通孔311,借此當全地形車1行進時,外界的冷空氣可通過水箱護罩31的通孔311吹向冷卻器4,進而將冷卻器4內的高溫帶出,強制的向車體后方排放,使經由散熱后的冷卻器4內的冷卻液再流入引擎16內,來令引擎16冷卻,俾使引擎16能高速及長時間的運轉。
現有的全地形車1前方的水箱護罩31具有集風的功能,但由于只有前端具有通孔311,因此造成進風量有限,且該水箱護罩31的外型是由小到大,如圖3所示,因此容易使水箱41前方二側形成擾流區A,而造成經過水箱護罩31的冷卻風產生滯留現象,而使得冷卻風無法完全通過水箱41,進而造成冷卻器4散熱不良的缺失。
有鑒于現有的水箱護罩311具有上述的缺失,所以,要如何開發出可有效提升全地形車冷卻效果的水箱護罩,實為目前全地形車制造業者所亟待克服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有效提升全地形車的冷卻效果的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該全地形車的前端于前車體蓋下方設有一冷卻器,該冷卻器具有一水箱,該水箱被一水箱護罩所包覆,該水箱護罩的前護罩上設有數個進氣孔,其特征在于:該水箱護罩二側延設有翼板,該翼板上設有第一導流孔及第二導流孔,且該第一導流孔及第二導流孔形成有第一導流片及第二導流片。
所述的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導流片的延伸線與水箱護罩中心線的夾角是在30°~50°之間。
所述的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導流片的延伸線與水箱護罩中心線的夾角是在30°~50°之間。
所述的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導流片的端線由側視觀之并未凸出于第二導流片。
所述的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及第二導流片位于前護罩的進氣孔后方。
所述的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導流孔及第二導流孔上設有補強肋。
所述的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其特征在于:該水箱護罩固設于全地形車的車架上。
所述的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其特征在于:該水箱護罩位于大燈的下方。
承接上述,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手段在于提供一種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該全地形車的前端于前車體蓋下方設有一冷卻器,該冷卻器具有一水箱,該水箱是被一水箱護罩所包覆,其中,該水箱護罩二側延設有翼板,且該翼板上設有數個導流孔,借此,全地形車于行進時,冷卻風可由導流孔吹向冷卻器,以提升該冷卻器的冷卻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次一技術手段在于提供一種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該全地形車的前端于前車體蓋下方設有一冷卻器,該冷卻器具有一水箱,該水箱是被一水箱護罩所包覆,該水箱護罩二側延設有翼板,且該翼板上設有第一導流孔及第二導流孔,其中,該第一導流孔及第二導流孔上分別形成有第一導流片及第二導流片,且該第一導流片及第二導流片與水箱護罩中心線的夾角是為30°~50°之間,借此可令該冷卻風的導流效果達到最佳的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技術手段在于提供一種全地形車水箱護罩構造,該全地形車的前端于前車體蓋下方設有一冷卻器,該冷卻器具有一水箱,該水箱是被一水箱護罩所包覆,該水箱護罩二側延設有翼板,且該翼板上設有第一導流孔及第二導流孔,該第一導流孔及第二導流孔上分別設有第一導流片及第二導流片,其中,該第一導流孔及第二導流孔上是設有補強肋,借由該補強肋可增加該水箱護罩翼板的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192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