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食品包裝袋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18558.1 | 申請日: | 2009-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384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任國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任國艷 |
| 主分類號: | B65D30/10 | 分類號: | B65D30/10;B65D33/24;B65D33/18;B65D33/36;B65D77/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陽市天***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食品 裝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即食用食品包裝袋,具體的涉及一種用于盛放時需要防潮的食品的包裝袋。
背景技術
對于某些食品,特別是即食食品,消費者在打開密封的包裝袋之后如果不能一次性食用完畢,其內的食品將會難以再處于封閉狀態,特別是對于很容易吸收或失去水分變質的食品,如果在下次食用前不保持密封狀態,將會使該食品失去原有的屬性,如餅干吸濕變軟,面包失水變干,奶粉吸濕結塊等。如果能夠涉及一種可以在食品包裝袋打開后仍然能夠起到較佳的封口作用的食品袋,將很好的解決該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對食品袋內食品進行打開后的二次封裝防護的食品包狀袋,其可以簡易而快捷的對未食用完畢的食品進行二次密封包裝,防止食品由于吸潮或失水而造成變質,同時還可有效防止食品碎屑灑落。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食品包裝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袋包括一袋體,該袋體的袋口設置一封裝區,該封裝區內的袋體內壁設置一內舌片,該內舌片的一端與所述封裝區平行設置于袋體的內壁。
具體地講,所述封裝區和設置內舌片之間的袋體邊緣設置一易撕口。
所述內舌片為一舌狀片材,該內舌片的一端與所述袋體內壁一體成型設置。
所述內舌片的寬度等于或大于封裝區的寬度。
所述內舌片的一端面上設置有多次用粘結膠。
所述袋體為封裝袋體,所述封裝區為密封邊。
該食品包裝袋通過在包裝袋的封裝區內的包裝袋內壁設置一內舌片,使得該食品包裝袋在打開后,依靠該內舌片能夠簡易的對該食品包裝袋進行二次密封,使未食用完的食品仍然能夠得到有效的封裝保護,防止食品屬性的改變。內舌可以在袋體的封裝邊打開失去封裝作用后,可通過將內舌抽出至袋體外部,使得該內舌可以作為二次封裝體使用。更可以通過在封裝區和內舌設置處之間設置一易撕口,通過該易撕口將封裝區撕除,使得該內舌更易于在打開后的袋口形成二次密封。該內舌可采用一端面設置可多次使用密封膠條實現與袋體外壁間的粘結封裝,也可采用其它常規封裝方式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食品包狀袋結構設計合理,能夠對食品袋內食品進行打開后的二次封裝防護,其可以簡易而快捷的對未食用完畢的食品進行二次密封包裝,防止食品由于吸潮或失水而造成變質,同時還可有效防止食品碎屑灑落。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闡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另一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該食品包裝袋為一即食食品包裝袋,其兩端分別設置封裝邊11、12的封裝區使袋體10形成一密封體,在袋口處的封裝邊內側的袋體內壁設置一內舌片14,該內舌片的一端與封裝區平行設置于袋體的內壁。該內舌片14為一舌狀片材,內舌片的一端與袋體內壁一體成型設置,內舌片的寬度等于封裝邊的寬度,內舌片的一端面上設置有多次用粘結膠。在封裝區和設置內舌片之間的袋體邊緣設置一易撕口13。
如圖2所示,在該食品包裝袋在打開后,可將內舌片14抽出至袋體外,并可通過易撕口13將封裝邊12進行撕除。如此可通過內舌片14一端面設置的多次用粘膠,將其與袋體的外壁間粘結從而對撕開的袋口進行二次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任國艷,未經任國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185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