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迂回型光跳纖理線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218175.4 | 申請日: | 2009-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803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玉昌;趙志偉;王宇飛;王一川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王玉昌;趙志偉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6300 河北省海港區(qū)***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迂回 型光跳纖理 線裝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通訊領(lǐng)域一種光跳纖余長的整理裝置,尤其適用于光通訊機房的光纜配線柜和室外光纜交接箱的光跳纖余長的整理和布放的理線裝置。?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光通訊領(lǐng)域的光纜配線柜和交接箱中普遍采用的光跳纖余長的處理方法是在光纜配線框或配纖盤的一側(cè)或上下方安裝一個或多個纏繞柱,將光纖的余長纏繞在其中一個或跨纏在幾個柱上。但是,很多的光纖都用同樣的方法處理,其結(jié)果是先纏的被后纏的壓在里面,且纏繞有時是在多個柱之間交叉進行的,以后要改跳某一條跳纖,就需解除跳纖的纏繞,如果這條纖被纏在里面,那就要先解除外面的所有跳纖,再行改跳,如果纏繞的纖過多,解除就變的相當困難,就只好廢掉這條跳纖,從新啟用一條新跳纖,久而久之,有用的纖和無用的纖交織在一起,時常有光纖纏成小圈或死結(jié),造成通訊故障,給管理和使用帶來很大麻煩,這些零亂交織的光纖纏繞在一起,極大的降低了光纜配線柜和交接箱的使用性和光鏈路工作的可靠性,同時也嚴重影響箱(柜)內(nèi)的美觀以及設備配額的使用率。?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解決通常的光纜配線柜和交接箱在處理跳纖余長方面所采取的纏繞方式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迂回型光跳纖理線裝置,該裝置不僅能夠較好的解決跳纖余長的整理問題,還能使光配線柜(箱)的配額容量的使用率有所增加,同時,也使經(jīng)其整理后的光纖理順美觀,管理和使用更為方便,尤其是提高了光鏈路工作的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解決通常的光纜配線柜和交接箱存在的技術(shù)問題所采取的方法是:在光纜配線柜的頂部設置一組走線槽(3),如果跳纖較多,還可以在配線柜的中部再設置一組相同的走線槽(3),通過這些走線槽,將從配纖盤中引出的光跳纖從光纜配線柜的前面引導至光纜配線柜的背面空間的左邊,再從右邊向上或向下進入配線柜上面或下面的線槽內(nèi),再繼續(xù)與其需要連接的光設備相連接。其光跳纖長度的多余部分在配線柜的背面形成半圓弧狀的自然下垂。?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理光跳纖的余長不會再出現(xiàn)交織和纏繞現(xiàn)象,每一條光纖都可隨時調(diào)整連接位置或者非常方便的取出、替換,光纖的走向一目了然,使用和整理方便容易,更不會因調(diào)整連接位置牽拉光纖時使光纖盤成小圈或打成死結(jié),使光纜配線柜和交接箱的實用性及使用可靠性有較大提高,而且結(jié)構(gòu)簡單易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的背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本實施例組件(1)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是本實施例組件(2)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是本實施例底版(7)和護圈(4)、(5)的組合示意圖?
圖5是本實施例底板(7)和護圈(4)及導柱(6)的組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5中,在組件(1)和組件(2)底盤上面設有走線槽(3),底板(7)上設有護圈(4)、(5)及導柱(6),考慮使用及拆卸方便,護圈(4)、(5)和導柱(6)用螺絲固定在底板(7)上。?
圖1中光跳纖從光配纖盤出來后向上進入該裝置組件(1)和組件(2)的上部走線槽(3)內(nèi),經(jīng)走線槽(3)從后向下部引出進入護圈(4)然后自然下垂,再從另外一邊進護圈(5),垂直向上到機柜上部線槽,經(jīng)線槽與其它光設備連接,或經(jīng)導柱(6)向下進入地板下面線槽,經(jīng)線槽與其它光設備連接。?
裝置中護圈(5)和導柱(6)可以根據(jù)光跳纖的上或下的走向進行置換,向上引出用護圈(5),向下引出用導柱(6)。當光配線柜引入的光纖較多,超過4個配纖框時,可在機柜中間增加一套組件(1)和組件(2),以免上部的走線槽(3)中光纖過多給整理造成不便。?
為了方便區(qū)分光纖的連接方向和使用類別,走線槽(3)由多個線槽組成。?
為減小光纖傳輸損耗,將光纖在向上進入組件(1)和向下引出組件(2)時經(jīng)過的底盤兩端拐角設計成圓弧形。同一目的,導柱(6)的上部也設計成半圓形。?
護圈(4)、(5)內(nèi)的光纖平時自然下墜呈垂直狀,為使其在調(diào)整光纖時不會輕易自然脫出護圈,將護圈(4)、(5)的入纖口設計成傾斜的形狀。?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王玉昌;趙志偉,未經(jīng)王玉昌;趙志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18175.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斷路器引弧片
- 下一篇:樹脂混凝土通信管道人孔





